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卤菜奇香靠非法添加剂 揭秘调味品餐饮"潜规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5 10: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滴香”、“肉香王”……这些近来备受各界关注、争议的食品添加剂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通过什么渠道销售、主要销售给谁?近日,有关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来龙去脉。
  一位多年从事调味品销售的庄姓老板告诉记者,调味品种类繁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大型超市出售的调味品基本雷同,几乎清一色的名牌产品。很多卖场考虑到安全性以及赚钱效应,不愿意采购非知名品牌的调味品。这就造成了一大批非名牌调味品生产商、小作坊的生存问题,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社区的小型农贸市场及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些还甘愿铤而走险,在调味品中违规添加一些化学原料,一来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二来可以增加调色、调味的效果。由于调色、调味的效果明显,很容易在小型农贸市场等地占据一席之地。
  从事餐饮行业多年,从大厨摇身变成老板的李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庄老板的说法。
  李先生说,餐饮业是深圳竞争最残酷的行业之一。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赚钱?除了要在口味上下功夫外,还要想方设法降低运营成本。以街头卖卤菜的流动小食档为例,档主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把肉类原料采购进来,甚至有人专门采购不新鲜的肉类;在制作卤菜时,要用到卤料,某知名品牌30克装的卤料在超市的售价为9.9元,可卤制2.2公斤肉类,每公斤原料的卤制成本就超过4元,对小食档而言,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此时档主可选择买来八角等材料自行卤制;有的档主采购的原料本身就不新鲜,制作出来的卤菜有异味,为了掩盖异味,第三个选择摆在他面前——在原料中加入具有特效功能的非法食品添加剂,每公斤原料只要花几毛钱,就能制出奇香扑鼻的卤菜。(记者石义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