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暗香——苏州当代艺术邀请展暨香山公社工作室开放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8 16:1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z315-2 于 2014-10-28 16:27 编辑



      暗香——苏州当代艺术邀请展暨香山公社工作室开放展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31日—12与月1日
      展览地点:香山里美术馆
      (吴中区灵山路505号,香山里12号楼)

      暗香袭人
      ——香山里美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作品撷英



      有暗香袭人!
      在看安伯托·艾柯(也有译作翁贝托·艾柯)的《开放的作品》,案几上的折枝梅花有幽香缕缕袭来,梅花不多,三枝,两枝,是公社里明清君遗弃在车上的,顺手带上楼来,置于案几,竟也和着书香沁人!




      艺术作品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是由自身周遭的现实现状所组成的。然而我们却在迷惑“我们是否肯定自己就在真实的世界里, 我们的真实观真有那么明确清晰吗?”
      因为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在置换中!





      现实生活已远比文艺作品精彩、富有戏剧性,文艺作品要比现实显得更具真实的平淡。早已不看电视剧一类的,而愿意去关注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更能满足人的猎奇心。在这个生活更似艺术作品的现实环境中,艺术则更多是体现艺术家内心期待的那个作为艺术家的世界。艺术家,观赏者,一同假借着艺术的手,模糊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把幻觉营造得跟真实似的。在艺术作品,对于内心世界的期待,我主张是使用精炼型的减法,而非加法,作品只在提供某种暗示。




      或是一个容器!这样,作品会生发出无限大的、无限多的可能。
      当代的艺术结构要求观赏者一并参与,它宽容作品的不完整,保留或缺的存在,以备观众的重建!这是文化艺术的一种总趋势,追求多元的、含糊的、实验性;破除权威、单一与完整,以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存在。




      不确定性,在当代的艺术语境中,是被作为一种追求目标的,已经成了一种需要优先于其他目标而实现的目标,其更在意的是那种实验的意味。过去被视为永恒的价值与真理,此时,蓦然回首,却多已惘然若失而不知所适!



      有一种有经验的观赏者,面对艺术家的作品时,是超越的,这一类观赏者在内心中期望作品或缺的存在,以便他们的延伸。因为他们往往借代作品来承载自己来自作品以外的情感,在欣赏中脱离作品本身。这种观赏者的每一次阅读,都会使作品依据各自的历程,各自的人文背景,各自的理解、解读,再次获得一次演绎。




      这样,艺术品就既不是存在的客体,也不是观念的主体,而是以意识的“意向”为媒介、使主客体两者进行交融、在交融中生发出一个作为“幻象”而存在的、超越前两者的“纯粹的意识对象”(抑或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从作品中读到自己,(这需要理解上的对应)这对应会有误读。误读,有助于作品意义的延伸与扩展,其本身就是一场再创造的愉悦经历。而“对读者知识能力的要求其实是被文本本身局限的”,这样也即需要对艺术家本身知识能力的要求!




      普鲁斯特特别欣赏福楼拜在《情感教育》的结尾,他说,其中最妙的不是任何一个句子,而是一片留白。
      香山里的夜很静,有胥江河的水在旁边静静流过,掩卷空坐,点燃一卷烟丝,是“中南海”,袅袅烟圈在灯光下飘忽,再飘忽。




      点燃它的目的,并非为了过瘾,而是为了幻化自己的思绪。
      有无数蝴蝶在飞舞!只因有这一句:
      “一部作品里,促使其成为被‘追崇’的因素正是缘于作品的破碎凌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