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季流行女鞋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6 15: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西方女性服饰装扮史上,流行女鞋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2010秋季流行女鞋介绍?尤其流行于威尼斯,流行时间长达200年,有专有名训称其为“乔品”…。无独有偶的足,在中旧女性的服饰装扮史上,也出现过外形、材质非常相似的鞋子,这就是清朝时满族贵族女性的木质流行女鞋,俗称“旗鞋”“花盆底鞋”“蹄底鞋”“寸子鞋”等。本研究所指的流行女鞋,是一种以小头为底,以丝绸等纺织品为鞋面,底部较高的鞋子。

  从时问上来讲,欧洲女性流行女鞋的流行较中国早了近100年。而从卒问上来讲,罗马鞋流行于文艺复兴的欧洲商业重镇——威尼斯,鱼嘴鞋则流行于清朝的都城——北京,此两地可谓相距万里(表1)。在时间和空间郁仔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一种极其相似的女性用物的出现,是否隐含着某种必然性呢?

  出现于15世纪末期的“乔品”为术质或软木质地,鞋底边覆盖有纺织品或皮革材料,并涂有颜色米装饰。木底很厚,有时高达20~30CIll。鞋底侧面看rf1问小,下大。鞋面一般为丝绒等纺织材料或者皮革。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出版的权威服饰词典《仙童服饰词典》1中,“乔品”一词的释义为16、17世纪穿用的,木质或软木质,上覆盖有皮革的小拖鞋或套鞋,鞋底有时高达l8英寸。

  清朝女性之流行女鞋,木质厚底,高一般为IOM3cm厘米,后有高达23~27cm者。鞋多为丝质缎面,木底的形状中间窄上下宽而圆,形似花盆,此也称为“花盆底鞋”。徐珂的《清稗类钞·服饰》中对此鞋也有注释,认为鞋底的两端凿为马蹄形,昕以称为“坡跟鞋”。

  学者布兰奇·佩尼(BlanchePayne)著的《世界服装史》一书中提到威尼斯女性的流行女鞋时,认为此鞋足从近东传人意大利,之所以会出现在威尼斯是因为威尼斯商人同近东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k,许且欧洲的厚底鞋是根据穆斯林女鞋仿制或改制而成的。这里的近东穆斯林女鞋,即指土耳其女性的一种浴事用拖鞋,称为“卡巴巴”(Kabkabs)。这种浴空用拖鞋,可以隔离土耳其浴室内滚烫、打滑的大理石地面。威尼斯女性“借用”此鞋的最初目的,也就是囚为它有很好的隔离作用,防止地面泥泞的尘土和赃物。关于满族流行女鞋的起源说法中,也有防护和保护功能的说法l51。因为人关以前的满人长期生活于中国东北的山林之中,其生活环境相对寒冷恶劣,而木质的流行女鞋可以防尘、防潮、保暖,还可以防止虫叮蛇咬。

  高高在上的“乔品”鞋子与紧小的胸衣、夸张的裙撑和阔大的裙子,共同勾勒出鲜活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髦女性形象。在服饰的夸张和烘托之下,塑造出了丰胸、纤腰、宽臀的典型正三角性女性理想身体外形。这种被认为是最具女性美的、由人体和服饰所构成的女性外观形象,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主张的人和人性之美[61。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中,最具夸张性的是带有宽大裙撑的身体下部,穿上裙撑的人体整体重心不免下移,有使人体形态比例失调的可能。于是高达几十乃至十几厘米的流行女鞋子适时出现,正好弥补了下体过于夸大而引起的人体比例失调.即将人体的重心向上抬高。可以说流行女鞋与内有裙撑的下裙形成了有互补作用的绝妙组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服饰和服饰审美观念正是流行女鞋产生和流行之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