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乳饮料似乎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而企业的营销冲动也正是来源于此。在这些饮料企业中,营养快线的营销成本投入在业内排名一直很靠前,由此带来的丰厚回报也很快成为这些企业相继复制的一种营销模式。
事实上,早在2006年营养快线的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0亿元,2008年达到90亿元,2009年这一数字跃至120亿人民币,令业内人士咋舌,令同业企业艳羡。娃哈哈集团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饮料制造商。
不过,在众多含乳饮料中,国产品牌娃哈哈旗下力推的含乳饮料品牌“营养快线”则在近年内遭受了最多的质疑。
在各大电视、平面媒体进行着疯狂营销的营养快线系列产品,因其广告语中直接喊出“营养快线,营养早餐”、“来不及吃早餐,就喝营养快线”等,直接将一瓶含乳饮料所含的营养成分直接与正常摄入的一顿早餐相挂钩。而伴随着广告营销的不断深入,这个系列的含乳饮料销量也屡创新高,稳居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领跑地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娃哈哈公司出品的两款营养快线 (“牛奶+水果”、“酸奶+果汁”)的外包装看到,产品所宣称的蛋白质含量是“每100ml1.0g,NRV%为2”,基本与同类产品无异,低于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果粒奶优”水果牛奶饮料。同时,在营养快线产品包装上,娃哈哈方面还进一步就营养成分及来源作出了说明——“牛奶含量大于等于30%,果汁含量大于等于5%”、“脂肪每100ml1.2g”等。
长期以来,不少消费者似乎已经将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添加与营养成分的增长形成了直接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商家也乐于将含乳饮料打造成高营养饮料形象。
但乳业专家、原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就曾明确指出,“某种程度上来说,含乳饮料甚至不属于乳产品,其最大的功效应该是较好的口感和提供水分。”
空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刘东莉也表示,营养快线只是一种饮料,里面的营养素虽然有营养,但肯定不全,满足不了人体需求,“(可以替代早餐)这种说法就是误导人们,营养快线肯定不能代替早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