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感恩,家教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4 11:0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仍在吹 于 2012-8-30 13:47 编辑

  女儿小时候嘴巴特别甜,与人相处时也很大方懂事,碰到别人给她零食或玩具,她每次都一个劲儿地道谢;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也总不忘给爸妈和外婆分一点。

  可到了5、6岁时,女儿竟慢慢开始“冷漠”起来,动不动就命令我们给她做这做那,而且稍不满意就大吼大叫,无理呵斥。最让我痛心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下着小雨,我送女儿去上学,我在前,她在后。我一时没注意,脚打滑了,一下子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女儿看见了,不仅没有问一声:“爸爸,怎么了?”而且还哈哈大笑。

  痛定思痛,我和妻子经过商议决定,要在家里开设“感恩课堂”,让女儿学会感恩。

  课题一:

  解决女儿吃饭“剩一点”的问题

  每顿饭,女儿碗里总要剩下不少饭菜,要么挑剔地说不好吃,要么说太饱了吃不下。起初,我们总是命令她吃,可她往往只扒几粒就跑远了。

  于是我们改变策略,创设情景让她感受粮食得来的辛苦:教她背诵唐诗《悯农》,一字一句给她解释诗意,还照着诗意编排成小品,分角色扮演;空闲时,我搬出生物知识,给她讲“种子的生长”,让她知道收获一粒米要经过播种、栽插、施肥、收割、凉晒等很多环节,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看到电视上播放有关“忆苦思甜”、“贫困交加”的节目内容,我们就拿来与现实对比,并趁机给她讲一些长辈或自己亲历的故事。

  渐渐地,女儿明白了许多事理,吃饭时碗里“剩一点”的习惯得到了彻底改变,而且花钱大手大脚、穿着打扮挑三拣四的毛病也得到了改正。

  课题二:

  解决女儿“只知受恩不知感恩”的问题

  女儿喜欢模仿,没有做过的事情总喜欢去尝试一番,我们便抓住这个特点,适时引导。

  为了让女儿对“感恩课堂”不感到厌烦和枯燥,我们总是想方设法把内容办得更丰富些,把形式搞得更多彩些。当有些内容适宜讲故事时,我们就开展讲故事比赛;或者我们讲,女儿复述。比如教女儿谦让,我们就讲“孔融让梨”这类小故事,让她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当有些场合适宜表演时,我们就排练“舞台剧”。比如看到电视上那则“洗脚”的广告:一位妈妈为奶奶洗脚,儿子看到后也照着样子给妈妈洗脚。我们就模仿广告内容展开情景表演,让女儿在愉悦中感受亲情,培养孝心。

  课题三:

  解决女儿“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

  针对于此,我们让她学会把自己的事做好,比如起床后叠被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文具,弄脏了地板自己负责打扫等,培养女儿的责任心,也感知家长照顾她起居的不易。“感恩课堂”开办一年多来,女儿变得越来越懂事,在一次次的互动中,我们一家人的感情也更融洽了。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女儿主动要求切菜。面对又硬又圆的胡萝卜,女儿坚决不让我们帮忙,自己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切出了满满一碗胡萝卜丝。虽然粗细不均,但我们非常高兴,毕竟这是女儿第一次下厨的“作品”。吃饭时,女儿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爸爸、妈妈,做家务真不容易,你们平时都辛苦了!”

  看到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深切体会到:感恩教育,是家教中的重要环节,和孩子日后的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紧密相关。孩子不知感恩,不是长辈给孩子的爱太少,而是赐予他们的爱过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