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近来,不少读者向本报党报热线反映,现在许多食用油打着 “保健”大旗,宣传添加了深海鱼油、Omega3、植物甾醇等多种营养素,具有保护心脑、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甚至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食用油究竟是食品还是保健品,真有保健功能吗?市民很疑惑。
大打“健康”牌,买油好像买补品
昨天下午,记者在欧尚、家乐福、大润发等多家大超市的食用油货架前看到,食用油种类十分丰富,有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山茶油、玉米胚芽油、芥花油、橄榄油等十几个品种,不少在外包装上写有“保健”宣传语。比如,著名品牌“金龙鱼”的一种食用油宣称添加了深海鱼油。另一个著名品牌食用油宣称含有人体每天必需的DHA脑黄金、EPA谷物营养素和ALA活力源等营养成分。超市服务员说,食用了添加“3A+”的食用油,对神经系统和大脑具有保健作用。还有几种食用油则称含有植物甾醇、Omega3,具有去氮保鲜抗氧化功能,食用后可以降低胆固醇。
网络上,打着各种“保健”招牌的食用油更加让人眼花缭乱。淘宝网一家网店卖的2500毫升装的有机亚麻籽油,宣称“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糖尿病人饮食困境,防衰老,保障胎儿及幼儿正常发育、身心健康。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 ”尽管175元的单价不菲,但还是受到网络购物者追捧,最近30天售出了近200瓶。另一种网上售价50元的橄榄玉米油,宣称含有大量植物甾醇,“对改善肠道有帮助,能有效阻止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还能分解人体内多余胆固醇”,其2900多瓶的销售记录更令人咋舌。
“功能”不少,价格也不菲
据了解,国家规定食用油不能标注“保健”字样,并不意味着不能宣传保健功能。记者发现,一旦穿上“保健”的外衣,食用油的身价就会大增。在我市某大型超市的网上商城里,食用油分类中专门有一个“健康油”的类别。不属于该类别的油,常见规格从1.8升至5升装,售价一般在十几元到几十元,而在“健康油”类别下的食用油,售价多在一两百元,最贵的接近300元。
记者在超市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市民米女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有很多功效也许有点夸大,但多少会有一点效果吧。只要对健康有利,稍微多花点钱也是愿意的。 ”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健康油”价格较高,主要是生产厂家摸准了大部分消费者为了健康不惜多花钱的心理。比如,不少橄榄油宣称进口,实际上是从国外进口的半成品,在国内进行加工和分装,尽管花花绿绿的瓶身写满外文字母,但仔细观察,实际产地还是在国内。
只是普通食品,每天25克就行
高级营养师、著名厨师彭青松告诉记者,食用油是一种普通食品,营养成分再丰富,称其有保健功能是不妥的,“就像平时吃的米饭、蔬菜等食物都有不少营养,但不能说它们有保健功能吧”。他以多种食用油宣称添加的营养成分DHA为例,DHA又名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对大脑生长发育会产生重要作用,但含有DHA的食物并不稀有,海产品、鱼类中大量含有,核桃、杏仁、花生等干果内含有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自动转化成DHA。人们平时做到膳食均衡,就无需多补充DHA。“食用油里有没有额外添加营养素并不重要,这些营养成分经高温烹调后,还能起多大作用很难讲。 ”
据了解,食用油最基本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与血液、生殖系统功能关系密切。中老年人及心血管不好的人吃动物油太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多吃植物油更有利于健康。但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讲,则不必过分限制动物油。植物油食用过多也会给人体带来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病症。
据中国营养学会网站的资料显示,科学测定,每人每天食油总量应为25克。不管什么食用油,为了人体健康,最好搭配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