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牛肉膏苏州也有卖 教您如何鉴别猪肉变的“牛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1 09: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纷纭 于 2011-4-21 09:20 编辑

   近日有媒体报道,安徽等地市场用牛肉膏把猪肉“变”成“牛肉”,这样的现象苏州是否存在?记者调查后发现,苏州市场上也有牛肉膏销售,店家称主要用于加工麻辣烫和火锅、熟食,但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有人用它们变“牛肉”的可能。

    昨天记者在南门等处的一些调味品商家看到,许多商家货架上都摆着牛肉精膏、牛肉精粉等产品,看起来琳琅满目的,产地有青岛、泰州、河北衡水等,品牌则有瑞可莱、隆泰、阿里香等。问问价格,大致在30多元到40多元一罐。

    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有添加量,有的写0.1-1%,有的写0.2-0.5%等。

    一位姚姓店主介绍,只要卖食品添加剂的地方,如今基本都可以买到这类产品。这类产品的形式除膏、粉外,还有油;适用的对象除牛肉外,还有猪肉、鸡肉等。主要被一些小吃店、卤菜店拿去,用于加工麻辣烫和火锅、熟食等,起增加香味、改善口感的作用。姚姓摊贩告诉记者,这阶段天气暖和,这类产品的销售已进入淡季,因此,媒体曝光牛肉膏事件对他们的销售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说起这些产品是否正规,一些商家指着包装上的QS标志反问:这都是经过质监部门认证的,怎么会不正规?他们进货也都索取了进货单,万一有问题,可以一级一级追溯上去。但小吃店、卤菜店买去后是否超量使用、是否用于“变”牛肉,他们就不得而知了,也管不了。

    我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食品卫生专家介绍,牛肉膏之类的产品其实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氨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已广泛应用于汤料、鸡精、风味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面调味等。其实不光我国,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使用,只要生产和使用证照齐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使用时不超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位专家认为,安徽等地曝光的牛肉膏问题,实质是用便宜的猪肉冒充高价牛肉牟取暴利的问题。

    目前苏州市场上熟牛肉价格一般要卖40来元一斤,奇的是,一些流动摊点的价格竟然还不足30元一斤。家住葑门的市民石女士告诉记者,她不久前还曾买到过18元一斤的熟牛肉。

    按不注水的生牛肉每斤要21元左右、每斤生牛肉烧出6两左右熟牛肉计算,熟牛肉光是肉的成本就要30多元一斤,加上调料、燃气、运输等费用,卖这样的价格显然是要亏本的,就算按批发价进货,也要亏。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廉价牛肉,不排除是使用牛肉膏加工的猪肉的可能。

    牛肉膏又称牛肉浸膏、牛肉精膏,是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安徽等地有摊贩在猪肉里加入牛肉膏,腌制两小时后加工,这时,猪肉的口感、成色变成和牛肉一样。通常而言,1斤牛肉膏可加工100-200斤生猪肉,算下来每斤肉只摊到几毛钱,但冒充牛肉销售的话,每斤生猪肉至少可增加5元的收益。

    延伸阅读;

    怎样防止买到猪肉变的“牛肉”

    一、可从色泽、气味、黏度、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鉴别。生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的脂肪明显要少。猪肉的肌肉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且有猪肉特有的正常气味。

    如果已经烧熟,可从口感等角度来鉴别。一般来说,牛肉的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粗且紧凑;猪肉的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细且松散;食用牛肉时感到肉老,食用猪肉时感到肉嫩。

    二、不买价格过于便宜的牛肉,流动摊点的牛肉尽量不要买。

来自:苏州新闻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