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时间飞一会 2011年个人电脑11大预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5: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让时间飞一会吧

    2011年很可能是个人电脑领域的拐点——为此我们大胆预测:2011年将会是ARM和x86的大战元年;平板电脑异军突起;Google Android将会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上最流行操作系统;动态stereo-3D技术将成HDTV的标配;APU时代的来临将更加明细上网本笔记本的“职责”和“分工”;Intel SnB新一代处理器将会改变玩家的超频习惯。



2011年个人电脑11大预言


    2010年给我们许诺了很多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在2009年已经出现端倪。尽管如此,整个2010年,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和技术,而且很多令人期待的产品和技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跳票”。这一年,我们没有看到很多平板电脑、很多基于GPGPU的应用以及很多其他具有创新性的电子设备。但是,至少这似乎让我们相信,2011年将会让我们更加值得期待。
    随着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个人电脑产业的范畴也越来越广泛。这一趋势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结果,各种各样的数字内容和游戏继续以高速膨胀。感谢电子移动终端设备吧。
    那么,下面就让时间飞一会吧,让我们一同来预测一下2011吧。相信我们,我们很有经验的…… PC领域新气象:平板电脑

●PC领域新气象:平板电脑

    个人电脑似乎像是人类史上各式各样的阅读方式中的一次普通的逻辑扩展:从竹简到杂志再到电子书。到2011年,全球将会发布不下70种的平板电脑,出货量数以千万计。

    很难说清到底是谁率先推出了第一台平板电脑。触摸屏已经存在了数十年,而且被应用到了各种领域。首款“外形酷似”平板电脑的电子设备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但是这些设备本质上讲根本算不上电脑,而且很难做到量产。后来,到了80年代,IBM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些可以支持手写识别功能的类平板电脑的产品,但是IBM的这些设备由于功能有限也很难将之称为PC。



富士通Stylistic 1000

    为了可以将电脑的输入方式改为更加方便的笔触式而非键鼠操作,微软于1991年推出了新一代Pen Computing  Windows操作系统。随后大量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应用而生,比如富士通的Stylistic 1000(预装Windows 3.11操作系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Go推出了PenPoint OS操作系统(笔触式操作系统),这种系统最终被应用于IBM的ThinkPad系列笔记本,而且之后,IBM亲自上阵开发出来一种类似的笔触式操作系统,并成功应用到了旗下的PC产品中(比如说ThinkPad 730 TE)。与此同时,微软也没有闲着,升级版Windows for Pen Computing操作系统——伴随着Windows 95,WPC 2.0也登场了。但是和其他版本的WPC系统一样,WPC 2.0也未能流行开来,只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有所应用,比如说汽车领域。

    平板电脑的首次真正的尝试发生在2001年。当时,微软推出了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此时平板电脑似乎才真正的找到了主心骨。虽说各式各样的基于该系统的平板电脑推出后并不是很流行,但是他们至少开始被少数专业人士以及零售市场的消费者所接受。到了2006年初,大量的所谓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蜂拥而至,这些设备非常小巧,甚至连机械键盘都省掉了,但是却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PC应用。这些出自华硕、三星以及索尼等顶级PC制造商的MID们也未能摆脱被市场冷遇的尴尬情况,因为它们搭载的处理器太费电了,电池续航能力短成为了最大的致命伤。即便是后来Vista系统发布之后,MID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反而是极少数的基于XP Tablet PC系统的平板电脑市场表现尚可,比如说惠普的HP TouchSmart tx2系列。

    由于基于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依赖于x86架构的处理器,所以所谓的极致纤细、极致超薄就成为了这些个人电脑的奢望。此时,人们自然会想到ARM芯片和其他非微软操作系统。认识到这点后,苹果率先发力,于2010年第二季度发布了一款基于改进版iOS系统的iPad平板电脑。尽管说,iPad的体重依然有些重,但是凭借着苹果式的设计,iPad还是很快的成为了众多看不上上网本的消费者心目中的首选,而iPad的销量很快也突破了百万台。不出意料,平板电脑开始在2010年流行开来,但是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苹果和三星在平板电脑领域取得了佳绩,而其他PC巨头们似乎还没有发力。

    据可靠消息,在刚刚结束的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消费电子展上,至少有69种平板电脑被展出,包括18款基于Intel Atom SoC、14款基于NVIDIA Tegra、10款基于Freescale Semiconductor(飞思卡尔半导体)以及6款基于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SoC平台的平板电脑,其他还有Marvell、Qualcomm的方案等等。Intel表示,到2011年,他们将会针对平板电脑推出35种基于Oak Trail和Moorestown (Atom Z600) 平台的方案,所以到了2011年,至少将会有86款不同方案的平板电脑登场,而且我们可以大胆预测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突破100。

    目前,几乎所有的一线PC厂商、主板以及其他尖端技术设备制造商都在研发各自的平板电脑,包括华硕、宏基、Cisco、戴尔、精英电脑、富士通、惠普、联想、LG、微星、东芝以及Research in Motion,这些厂商极有可能都会在2011年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


    由于平板电脑在硬件的选配方面不尽相同——Intel的SoC、基于ARM架构的多核心SoC、高速单核ARM SoC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通用SoC,所以最终的平板电脑可能会在外型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可能会具备较高的性能且满足Windows系统的需要,但是这些产品可能会在电池续航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相反有些虽然性能不济,但是电池蓄能能力相对较长。总而言之,平板电脑市场将会很快迎来自己真正的春天,2011年将会成为不折不扣的平板电脑年。 一场战争开启:ARM vs x86

●一场战争开启:ARM vs x86

    牵一发而动全身。平板电脑的大量出现自然会为微处理芯片带来巨大商机,Intel x86和ARM这两大阵营之间的全面战争一触即发。


    基于x86架构的微处理器可以带来无与伦比的性能,他们驱动着全世界绝大部分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尽管如此,它们每瓦能够提供的性能却非常低,不适合移动终端设备。基于ARM架构的微处理器虽然性能相对较低,但是每瓦能够提供的性能却要远远高于x86,不过ARM架构的微处理器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说不支持基本的64-bit 运算。但是,对于移动设备而言,低功耗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这将会是ARM处理器入主平板电脑最大的杀手锏。

    比如说,MID很明显已经输给了上网本。但是在即将到来的、在平板电脑、上网本以及笔记本之间的战争鹿死谁手将很难预知。很自然,一些厂商已经开始重新审视MID和上网本,到2011年,这些性能孱弱的MID和上网本将会被赋予较高的性能和技术。

    ARM和x86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平台,他们采用的是不同的处理器系统总线和吞吐系统。而两者的任何一个对立面都将引发一场残酷的标准之争,结果就是很可能淘汰一些I/O标准,比如说FireWire/IEEE1394, USB 3.0,或者甚至是LightPeak。此外,x86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而ARM不是,它采用的可能是任何一种系统,但是肯定不是Windows系统。


    ARM和x86之间在2011年将会发生什么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ARM和x86之间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加速运算(AC)的时代开启

●加速运算(AC)的时代开启

    几十年以来,消费终端应用的表现一直都取决于微处理器的性能表现,或说性能决定应用,软件开发商总是在围绕硬件开发程序。但是,随着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 (APUs)的到来,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彻底的改变,至少很多应用程序将会以巨大的平行显示核心处理单元为基准,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强劲的处理动力。

    APU的开发始于2006年,当时AMD并购了ATI。尽管一开始很多人都认为将显示核心整合到微处理器当中非常困难,是个既耗时又耗力的工程。因为AMD不仅需要确保了APU的硬件功能,而且还必须开发合适的并且可兼容OpenCL 1.0/DirectX 11的显示核心、一颗恰当的x86核心以及一个恰当的时机(等到业界真正开始实际采用这种需要APU处理单元的标准)。所以说,APU项目很可能要到2011年才能得以实现。


    AMD和NVIDIA一直都在努力和众多软件开发商们合作,以确保开发商们的软件程序能够利用ATI Radeon以及Nvidia GeForce显示核心的运算能力,而且目前已经有很多应用都开始采用GPU运算了。那么,可以利用通用GPU单元的软件自然也可以利用APU,比如说OpenCL或者DirectCompute等工业标准以及CUDA开放平台等。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消费者必须找到那些可以利用显示核心进行GPGPU运算的应用程序才行。


    目前,Nvidia已经提供了一系列的下载地址可以帮助消费者找到各种任务的GPGPU应用。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AMD也将会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服务。但是很显然,这些解决方法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还远远不够。


日前曝光的迪兰恒进AMD Fusion APU主板

    AMD当前也在大力推广APU应用。据了解,在本届CES2011消费电子展上,有一家PC制造商展出了一台基于AMD Brazos的整机,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应用商店”,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找到各自想要的APU应用。

    此外,那些可以利用显示核心进行并行运算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实用性将会对AMD的APU是否流行起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说AMD的Ontario/Zacate以及Llano APU单元在x86应用上要比Intel的Sandy Bridge慢一些,但是前者所提供的GPGPU运算能力却是后者不具备的。


    当然了,请不要期待2011年APU应用会有多么大的规模。2011年最重要的事情AMD能否给出一个关于GPGPU加速的未来的清晰的信号。APU的时代才刚刚开启。 上网本和笔记本将趋于一体

上网本笔记本将趋于一体


    加速处理单元的出现带来更加强劲的显示性能和处理性能,而与此同时,大量特性重合也将会让笔记本和上网本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2011年,上网本和笔记本之间的界线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目前,基于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在规格上受到了Intel不少的限制,因为Intel本身不想让这些Atom上网本威胁到其他基于Celeron或者Pentium处理器的笔记本的市场地位。比如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12寸屏的Atom上网本。不过AMD方面许诺,在未来的、基于Ontario或者Zacate的上网本不会做任何的人为限制,也就是说,这些处理器不仅可以被搭载到10英寸小本上,同时也可以被14英寸的商务本所用。


Ontario、Zacate已经量产


    “Ontario和Zacate的到来,将会提升PC的整体性能,并改善用户的应用体验,同时也会在目前低端笔记本和上网本的基础上售价将会拔高一些;Llano定位Ontario和Zacate之上,搭载该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自然在性能和售价方面要相对高一些。AMD在笔记本低端市场不会做任何的人为限制”,AMD的技术主管Godfrey Cheng如是说。


AMD Fusion APU规格

    实际上,Ontario和Zacate APU在性能方面在Intel Atom之上、Celeron/Pentium之下。不过得益于先进的DirectX 11显示核心、GPGPU运算以及对高分辨率视频的支持力度,基于Ontario和Zacate的笔记本或者上网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可能会好于基于Celeron/Pentium的同类产品。那么,期待Intel的Atom、Celeron或者Pentium也能够获得诸如高清加速、对高分辨率视频的支持等方面的特性也就合乎情理了,以往性能孱弱的上网本也就没了生存空间了。


    总而言之,到了2011年,上网本和笔记本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性能,而非其他特性和功能。当然了,即便是到了2011年,像高安全系数、蓝光播放以及其他昂贵的高端因素依然将会与这些定位低端的上网本无缘,不过中端甚至主流笔记本能否具备以上这些特性的话就很难说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存储业将会迎来“变化”

●存储业将会迎来“变化”

    个人数据存储产业规模非常庞大,而且可靠性也很不错。不过平板电脑以及基于SSD固态硬盘的PC将会不断的改变这种情况。基于NAND闪存的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将会在2011年极具膨胀,届时存储市场的结构必将有所改变。


    消费者的电子设备将会越来越多的采用SSD固态硬盘存储方式(不管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用得到这种高昂的存储方案),但是远程存储系统将会开始大量采用传统的HDD机械硬盘。采用SSD的消费者将会依赖于远程的存储系统,比如说家庭的network area storage (NAS)以及很多基于互联网的存储设备。


    在以往很多情况下,如果一个玩家有一块SSD固态硬盘,那么他/她将会需要一块或者多块HDD固态硬盘。但是现在,那些有自己的存储硬盘的玩家们不再将硬盘装到PC里,而是随身携带,或者直接装到特定的网络设备里。 S3D或成HDTV/蓝光的标配

●S3D或成HDTV/蓝光的标配
    Stereo-3D (S3D) HDTV在2011年开始崭露头角。事实上,整个市场对2010年的stereo-3D HDTV可谓不瘟不火,以至于stereo-3D (S3D) HDTV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stereo-3D要到2011年才会真正活跃起来,届时一些高端HDTV以及蓝光播放器将会具备stereo-3D功能。



    目前,stereo-3D设备非常昂贵,而3D内容又是少之又少,再加之只有高端的LED才具备这种功能,这些都是S3D发展的诸多瓶颈。另外还有一个不利之处就是,目前的stereoscopic 3D屏幕需要用户佩戴额外眼镜,而且需要坐在特定的位置形成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3D效果,很容易引起头晕,同时影响小孩的视力发育。

    尽管如此,3D电影的流行将会成为主要的推动力,而电视厂商也在寻找不同的理由以提升产品价格。3D将会成为今后电影最大的卖点,而消费者也愿意为这样的体验支付更多的金钱,他们非常乐意将这样的体验带入家中。当然这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非3D电影无法无缝转换成正宗的3D电影,而这自然也会导致内容方面的限制。


    总而言之,2011年,S3D或许将会成为高端HDTV以及蓝光播放器的标配。 游戏:体感控制器愈发流行

●游戏:体感控制器愈发流行
    Kinect肢体感应控制器的热销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游戏玩家非常喜欢这种通过肢体动作来控制游戏的玩法。


    Kinect是美国微软公司于2010年11月4日推出的XBOX360游戏机体感周边外设的正式名称,起初名为Natal,意味初生。它实际上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利用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让玩家摆脱传统游戏手柄的束缚,通过自己的肢体控制游戏,并且实现与互联网玩家互动,分享图片、影音信息。


    Kinect将以优惠的价格和崭新的方式,将游戏与娱乐融入您的生活中,从今以后,您再也不需要控制器了!使用简单,轻松上手,透过好玩好用的Kinect (先前称为“Project Natal”),玩家再也不会呆坐在沙发上。想与好友同乐?只要直接加入就行了。最棒的是,任何一台XBOX360主机都可以使用Kinect!透过Kinect,不但看不到冰冷复杂的科技,更能让每个人散发自然而然的天生魔力!


    实际上,到了2011年,不仅仅是Kinect这一种体感控制器将会风靡起来,其他的体感控制器也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NVIDIA:为生存 积极求变

NVIDIA:为生存 积极求变

    到目前为止,NVIDIA是唯一一家没有自己的x86+GPU平台的核心硬件厂商,和AMD和Intel相比,NVIDIA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尴尬,2011年NVIDIA在这方面必须做出改变。



Tegra项目


    NVIDIA也算是一家老牌的新品厂商了,已经卖了很多年的显示核心。NVIDIA这几年来一直在试图通过GPGPU、CUDA等技术证明自己。但是这次,这家身价百亿美元的公司不得不做出彻彻底底的革新了。

    AMD和Intel都已经针对台式和笔记本领域推出了各自的CPU+GPU核心,但是目前还没有整合了GeForce核心的x86处理器诞生,这无疑让NVIDIA处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尴尬的境地,尽管在高端独显利用,NVIDIA依然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丹佛计划

    但是无论如何,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为此,据了解,NVIDIA已经开始和ARM展开了更加深入的合作——丹佛计划,而且将会继续开展和耕耘他们的GPGPU项目以及超级计算机市场。除了独立显卡市场外,如果NVIDIA在这些方面的的产品规划能够继续有所突破的话,相信凭借着超强的研发实力和3D绘图方面的绝对优势,NVIDIA将会在基于x86的APU领域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


首款Tegra 2智能手机LG Optimus 2X


    对于NVIDIA,2011年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电子书销量将超纸质书

电子书销量将超纸质书


    2010年底,在线零售商Amazon、Barnes & Noble相继宣布旗下电子书销售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纸质书刊的销量。
    全球最大的书刊零售商Barnes & Noble在2010年12月份对外公布称:他们已经销售了数以百万计的电子书产品;与此同时,Amazon也指出电子书的销售情况大大的超出了预期,不过并未公布准确的数字。据非官方数据显示,Amazon整个2011年已经售出了80万套基于Kindle的电子书产品。



    B&N还表示,新的Nook Color电子书在正式发布不到8周时间里就取得了不俗的佳绩,已经成为B&N最为畅销的产品。同时,B&N还称,在B&N网站上,电子书的销量已经在同期内超过了BN.com的传统纸质书刊,后者是全球第二大在线书店。
    随着电子书的购买方式越来越容易,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纸质书刊都能在书店里买得到,结果,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开始走俏。
    很多业内认识纷纷表示,2011年,“书市”不仅可能彻底改变,而且会彻底颠覆原有的秩序——电子书销售量将超传统的纸质书刊。 Android将成主流移动OS

Android将成主流移动OS

    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系统已经统治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很多年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种迹象和事实已经说明,谷歌的Android正在取代Symbian,成为手机市场的新一代王者。


    到2010年第三季度,Android已经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5.5%的份额。根据Gartner的数据,Android已经成为了北美区移动领域排名第二的手机操作系统。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已经有205万台智能手机采用了Android系统,另外有294.8万台基于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不过到了第四季度,Android的数字已经达到了300万,也即是说到了2010年第四季度,Android的规模已经非常接近Symbian了。


    谷歌的Android系统具有非常高的开发性,而且可以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定位不同的手机上面,可应用性更强,实际上,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的强势不仅威胁到了Symbian的统治地位,而且也让优越感颇佳的iOS系统深感不安。
    毫无疑问,到了2011年,Android的市场份额将会一举超过老迈的Symbian成为手机市场当仁不让的NO.1。 超频变得越来越困难

●超频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果您还想用10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颗处理器,然后通过特殊的主板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这颗CPU的超频潜力,从而获得200美元CPU的价值的话,那么Intel将会通过全新的Sandy Bridge处理器改变您这种习惯或者打消您这个念头。



    CPU超频是一种很早的技巧了,而且超频长期以来也一直都是众多DIY玩家非常喜欢的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AMD或者Intel的不锁倍频的处理器而言,对于DIY玩家而言,超频简直就是一种快感。总而言之,长久以来,DIY玩家已经对CPU超频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


    但是,全新的、基于LGA-1155平台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将不再拥有轻松超频的能力。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如果你打算提高BCLK频率,你同时也提高了所有系统中其它的电子通道,如USB、 SATA、PCI Express、DMI等等。准确地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至少对那些对超频感兴趣的人来说,Intel声明说你不能超过限定值的2~3%以上,这对于玩家而言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另外一个潜在原因是,Intel想卖更多的超频CPU,它计划准备启动更多的K系列处理器,拥有专属于超频的开启乘法器。尽管我们不确定这些超频性能是不是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因为你只能利用一个开启乘法器但你却不能提高运行速度。根据PPT显示,Intel将提供全面开启的(和现在的XE处理器差不多)和部分开启的处理器。Intel的Turbo特性将在目前的酷睿i系列上体现,同时Intel也增加了DDR3内存超频的本地支持。


    不过代号为Sandy Bridge E系列的处理器以及Patsburg系列芯片将不会做出超频限制,但是遗憾的只,这类CPU价格不菲,并不是普通玩家承受得起的。总而言之,对于DIY玩家而言,随着Sandy Bridge的到来,超频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保证基本功能、配置、性能以及市场售价相同的前提下,你更偏向于选购哪类机箱产品?
外观要炫、靓、酷的机箱,哥要的就是吸引力!
更多功能、更出色性能的机箱,哥对造型不感冒!
我中立!


  你想被大家敬仰吗?你想被众人膜拜吗?你想成为机电达人吗?你想成为MOD顶尖高手吗?你想赚得一笔丰厚的外快吗?如果你想,那就快来加入我们ZOL机电频道吧!
  只要你在论坛中写下相当水平的文章,而这些优秀的文章被转载到频道页内,那么恭喜你!我们将会给予相当奖励的。想要成为ZOL机电频道的投稿作者吗?先在论坛发挥你的才干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