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家界土家族特征及土家特有的哭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7 17: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土家族语言 土家族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而土家族语地名是土家语言的活化石.如景区内"索溪峪",其土家语原意是"雾大的山寨".又如" 映山卡卡普米打则,早古得劳尺勉姐姐.阿打麻爹卡普他,卡普他罗哟嗬嗨,西兰卡普惹又惹惹,呀么惹又惹,也也嗬嗬。其汉语的意思是“映山红花红似火,早上太阳红艳艳。土家姐妹织土花,土家织锦美又美,美呀美又美,也也嗬嗬。土家语歌谣是土家文学的精华。 土家族语言中有许多禁忌。凡属节日喜庆出门之是禁说不吉利的话,平时也禁说“背时”,“砍脑壳”,“化生子”,等语言。正月前三天,不准哭泣,不准吵架,不说死,病痛,穷等就连没有,完了等话也不能说。土家族婚俗。 二:土家族的婚姻 改土归流以前自由结婚,不索任何钱财,改土归流以后成为包办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以前,土家族的婚姻有以下四种: 表亲婚:通称姑表婚,指兄弟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这是古老的亚血缘的遗风。 坐床婚:兄死后,嫂转嫁给弟弟,叫“弟坐兄床”;弟死后,兄与弟媳成亲,叫“兄坐弟床”。 填房婚:姐姐死后由妹妹嫁给姐夫为妻。 招朗婚:一般是指女方无史无弟,招朗上门养老接代。 土家族信仰 土家族人民信仰巫师,土地,祖先。小孩子生下地后请算命先生算命,如果命中多煞,就要请巫师"渡关";人久病不愈,便到神像羊"许愿",病好后把巫师请进家里"还傩愿";人疯了请巫师来"捉妖";遇上虫,旱灾之年,请巫师打洞,舞龙灯求鱼消灾. 每一个村落都修有土地庙,每月初一,十五和过年都要敬土地,祈求土地菩萨保佑人畜吉祥,五谷丰登. 每户有家堂屋的神龛上,都供着用经纸写的"历代祖先之神位". 解放后,伴随着人们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上述各种信仰有的已基本消失.       千古绝唱"哭嫁歌"  喝着清洌的山泉水,土家姑娘长大了,小伙子把木叶吹出了杜鹃红,爱情的酒就浓香了。从男方报日起。姑娘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闰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姐妹哭。舅甥哭,姑嫂哭,哭骂媒人....一哭十天半月,有长达一二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事等。  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词,如“比古人”,“夫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颇有讲究,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艺术。嫁娘须在此前求师练习。哭时间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惋动人,如哭姐妹:“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绩麻同麻篮口呀,磨坊同扼磨......"又如哭爷娘:“娘呀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呀梳把头。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哎,......"娘哭女:“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哎,几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要重开头。孝敬公婆勤持家,夫妻恩爱渡春秋....."土家女哭嫁谷流传久远。清代诗人彭潭秋记曰:"十姐妹歌,恋恩情,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用哭嫁庆贺欢乐的出嫁,用舞来祭祖死去的人,哭嫁歌与"太平歌"(丧歌)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和民旅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
发表于 2011-10-8 03:39:33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一天18个小时!这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
2#
发表于 2011-10-8 00:08:35 | 只看该作者
感情是果然青旅的床让楼主梦想成真了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