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金业来说,最近一段时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第一件倒霉的事情投资者们都知道,那就是国内证券市场前一段时间连续下挫,直接导致各股票型基金净值大幅下挫,基金投资者们遭到损失,基金公司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赎回潮出现,新基金发行困难。
另一件倒霉的事情就显然是“池鱼之灾”了。前一段时间适逢6月底,各大银行进行半年度考核,于是各银行渠道大力推广自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此来完成存款余额的指标。因此,对于基金公司新推的产品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而银行渠道恰恰是当前基金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自然新基金在近期的销售也由此而遭受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些基金公司推迟了新基金的发售。
前一桩事情,说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至于后者则说明了“渠道为王”的道理。
受制于渠道,基金公司自然是心有怨气的,但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基金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口角也不是今时今日才有的。
基金发行渠道面临的窘境,使得基金对于第三方理财的呼声日益迫切。而从当前已有的第三方理财模式来看,无论是信托产品,还是私募产品,或是PE产品,都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这种成功经验移植到基金产品上,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所差的只是政策而已。相信有关部门对于这种缺乏竞争的单一的销售渠道带来的弊端也不会视若无睹,针对基金销售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如能在政策上放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