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为可以分摊过路费、油费,减少疲劳驾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拼车”出行。但由于目前运管部门未能就这种允许他人以付费方式搭乘车辆前往目的地的行为出台明确的界定标准,这种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极有可能被认定为私车营运、改变车辆用途,在途中出现意外事故或发生车祸时被保险公司拒赔。对此,保险专家建议,大家“拼车”出行前,最好购买一份旅行意外险,避开“拼车”保险盲区,减少理赔纠纷和出行损失。 “拼车”会被认定为私车营运遭拒赔
日前,车主赵先生在网上找到一位老乡“拼车”从老家回深圳,路上发生追尾,头被撞破了。由于是双方自愿“拼车”,赵先生没有拿到什么赔偿,所幸擦伤并不严重。
对此,一位保险专家分析指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下,无论是提供车辆的车主一方,还是搭乘顺风车的乘员,在出现交通事故时,都有可能因为“拼车”的行为本身,不得不承担无法得到保险理赔的法律风险。
对车主来说,几乎所有保险公司给私家车的保单上,都有一款不可逾越的“免责”条款——那就是如果车主没有告知保险公司私自改变了车辆用途,若发生事故就属于“免责”范围。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拼车”行为,搭乘者都会向车主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款以平摊油费或过路过桥费。
由于目前运管部门未能就这种允许他人以付费方式搭乘车辆前往目的地的行为,出台明确的界定标准,因此“拼车”极有可能被认定为私车营运、改变车辆用途,而被保险公司拒赔。而对于搭乘者来说,一旦在“拼车”途中发生伤人事故,也很难得到足够的保障。
可选择保障“拼车”风险的旅行险
“我不喜欢‘拼车’,因为曾目睹‘拼车’出了车祸,谁都不想负责的一幕。”网友“裙摆飘飘”这样说。对此,保险专家建议,为了预防拼车发生意外所造成的损失,车主和拼车的人都应该预先购买旅行意外险。
据了解,目前,各保险公司的意外险基本上以一年期为主,保费、保额有很多档次,保费从50元、100元到120元不等,可提供意外身故保障、意外残疾保障,保障比较全面。但需注意的是,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范围会有所差别,有些明确了“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商业运营的交通工具发生意外”才赔偿,私家车仍不在保障范围内;还有的险种只赔身故、残疾或烧伤,不保意外医疗。
而专门针对假期自驾出行,或拼车同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些保险公司适时推出了自驾车旅行保险。除了对被保险人自身的意外及急性病伤亡、医疗等常规风险提供保障,还特别保障被保险人在驾驶过程中造成的对乘车人员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此类保险往往保费低、保障期间短、保障责任具有针对性,性价比较高。
保险专家“拼车”出行有窍门
抛开那些借“拼车”之名非法营利的“黑车”,“拼车”出行既经济实惠,又舒适便捷,看上去似乎都很美。但在现实中,“拼车”族却有不少烦恼,特别是三两好友出行互助遭遇意外,有人利益受损时,风险分担界定往往成为棘手问题。而且,由于对“拼车”行为是否带有经营性质的定性存在争议,定性不同,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理赔有很大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