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电源才是好电源?
效率高,节能效果就好吗?这可不一定。如果一款电源的高转换效率是以昂贵的成本为代价的话本身就有违低碳理念的初衷,而且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成本电源最终还会体现在售价上,买单的正是消费者,这样的节能毫无意义!风扇大,静音效果就好吗?这也保不准,因为静音效果不仅和风扇尺寸密不可分,而且还和风扇的做工、轴承的类型以及扇叶的切风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静音效果也是一项综合衡量标准……
实际上,卖场里一些商家口中诸如“这台电源效率高,很节能的”、“这台电源风扇大,静音好,很安静”、“这台电源是主动PFC”等之类的话确有欺客之嫌,因为片面的强调和放大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掩盖。这种避重就轻的行为其实也正是这些无良商家的惯用伎俩,消费者需要对电源由较好的认知才能避免上当。

一款优秀的电源不仅要品质高,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市场认可度
那么,什么样的电源才是好电源的标准呢?笔者认为,客观上,一台好电源应该在性能(品质端)和成本(市场端)上做到平衡,就像是黄金分割点一样,一台好电源都应该无线接近这一点;主观上,无论一台电源的性能或强或若、价格或高或低,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电源。
为了帮助大家选购一台好电源,我们中关村在线平台组件事业部策划了本次400-450W电源横向评测。参测电源数量多达30款,基本上囊括了当前400-450W级别市场上所有一线产品。
我们将会在评分机制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力保结果公正、严谨、准确。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测试结果能够对玩家在选购电源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通过我们的测试数据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电源。同时,我们也不避讳文章中或许会有不足之处,最后还望各位网友海涵,如有金字良言,我们定会虚心接受。你们的批评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如何判断一台电源的好坏? 话虽如此,但真正要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好电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是由电源的不可直观性决定的。和重在性能应用的板卡CPU等核心配件不同,亦有别于体验制胜的键鼠、音频等外设产品,电源在应用中的体验还是相对比较抽象的。一片显卡、一颗CPU速度的快慢可以通过一个相应的分数的表述出来,因为这个数字的高低其实在玩家心目中早有定论——玩家的体验已经和测试数据潜移默化中一一对应了起来;而一款鼠标、一台音响的好与坏也能通过人的触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直接感受出来,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
电源则不同。我们无法从实际的应用中非常直观的了解到一台电源的好坏,而且一台电源的好坏确实也不会对玩家的使用感受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长久以来,玩家对电源的要求相对不高,电源能用就行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也为那些低质滥造的电源产品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在很多玩家眼里,电源优秀与否就像是一幅参不透的抽象画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源在媒体端的测试也正在趋于合理和完善,但是总体上看,当前消费者对于电源的测试数据依然缺乏很好的认知。很多DIY玩家都知道,如果一款显卡在《孤岛危机》游戏中特效全开的情况下能跑40帧的话,那么这款显卡绝对是非常快的,是一款3D性能非常强悍的高端显卡。但是如果说一台电源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80%或者电压偏离不到5%的话,相信很多玩家并不会对这台电源产生直观的了解,不是因为这些数字太生涩,而是对这些数字背后所含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知。我们将会借此机会为大家介绍相关的知识。
PBzone Logo
而且,本次为横向对比测试,通过数据的对比,孰好孰坏将一目了然。在本次测试的性能测试部分(主要考察电源的品质),我们将会严格按照我们的PBzone(Platform Base zone,平台组件事业部)电源测试标准,通过专业的测试仪器对参测电源的转换效率、电源偏离、纹波抑制、交叉负载、风扇转速以及出风口温度等项目进行测试。此外,我们还将电源的做工用料、铭牌指数作为电源品质端的考核标准。最后我们还加入了动态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开机上升时间,大动态测试等项目,测试设备为Chroma 6550。 
测试平台

Chroma 6550功率负载仪
只谈品质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所以本次横测还将加入市场端的考察,主要包括价格因素、产品售后、市场美誉度及销售渠道的广度。所以说,参加本次横测的30款电源将会有两份成绩单,一份是品质端的排名,另一份则是市场端的排名。最后,我们还将以黄金分割点(品质端占0.618、市场端占0.328)的比例得出一份综合排名,以供参考。
为了更加客观翔实的评判参测的电源的真实实力,我们决定将繁杂的测试项目和考核标准进行简化和归类,读者只需要了解每款电源在个项中的最终得分以及总得分即可大致了解这款电源的特长优势和整体实力。
●我们的评分原则和得分机制
本次测试我们将会分别从品质端和市场端对所有参测电源进行考察,两者相互独立、互补干扰。其中我们将品质端的所有项目归纳成了5个大项、19个小项、总分100分。各大项的分值分配如下饼状图所示:

我们的评分项目及占分比重
我们将所有测试项目归纳为了5个大类,它们分别为节能、稳定、用料、静音和铭牌信息,每一项的总分分别为28分、27分、20分、15分和10分。各项得分越高越好,总分越高证明品质越优秀。
●节能考察得分细则
那么,每个单项我们是如何打分呢?首先来看节能考察。节能考察总分为25分,包括3个小项进行考核:转换效率、待机功耗和功率因数,总分分别为15分、8分和5分。
转换效率得分细则
转换效率得分细则如下:20%轻载、50%典型载以及100%满载下转换效率分别达到或超过87%、90%、87%以上的得分为15分;86-87%、89-90%、86-87%的为14分档;85-86%、87-89%、85-86%为13分档;84-85%、85-87%、84-85%为12分档;83-84%、84-85%、83-84%为11分档;82-83%、83-84%、82-83%为10分档;81-82%、82-83%、81-82%为9分档;80-81%、81-82%、80-81%为8分档;3个负载在70%以上80%以下的为7分档,70%以下的为6分档。
待机功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节能指标,尤其是对于那些关机后没有切断电源习惯的用户而言,待机功耗的高低将会直接体现在月底的电费单上。本次横测待机功耗的得分细则如下:待机功耗小于1W得分为8分;1-1.5W得分为7分;1.5W-2W的得分为6分;2-2.5W得分为5分;2.5W-3W的得分为4分;3-4W的得分为3分;4W-5W为2分;大约等于5W以上为1分。
功率因素虽然对用户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功率因数的高低也可以间接反映一款电源的品质好坏,而且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源对国家电网的污染越小,从而达到为国家省钱的目的。次横测功率因素的得分细则如下:50%典型载下功率因素可以达到0.99的得5分;0.95-0.99的得4分;0.9-0.95得3分;0.8-0.9得2分;0.8以下得1分。
●稳定考察的得分细则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最关心的还是稳定,所以本次测试我们给予了稳定指数较高的比重——总分达到了27分。说一台电源稳定与否,最直观的表现是看电源能否让系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异常情况。具体到各考核标准上就是:纹波抑制、电压偏离、交叉负载、动态测试以及开机上升时间,这5个小项将会直接影响到一台电能能否长时间稳定运行。

稳定考察各小项占分比重(约占)
我们为什么这样分配稳定考察的比重?我们知道,纹波加高或者超标的话将会对电路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轻则可能导致电脑运行不稳,重则烧毁配件,所以我们给予了40%的比重;此外,电压偏离的以及交叉负责的危害相对较小,因为目前各种配件对电压的适应能力较强,只要是在Intel规范以内足以保证电源的正常使用,而交叉负载反应的是电源在极端环境下各路电压的协调能力,这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所以后两者我们给予较轻的分值比重。
.电压偏离得分细则:
具体到分值,稳定考察总分为27分,包括5个小项进行考核:纹波抑制、电压偏离、交叉负载、动态测试以及上升时间测试各小项总分分别为10分、3.5分、4.5分、4.5分和4.5分。
电压偏离得分细则
电压偏离的得分细则如下:12V1/12V2最大偏离幅度≤1%的得3.75分、1-1.5%得3分、1.5%-2%得2.5分、2%-3%的得2分、3-4%得1.5分、4-5%得1分,超过5%以0分记;5V和3.3V的得分机制亦同。此项最终得分取3路平均值。比如说,一款电源12V偏离得2分、5V偏离得2分、3.3V偏离得3分的话,其电压偏离的最终得分即为2.33分(四舍五入原则,小数点后保留2位)。
.纹波抑制细则: 理想状态时,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应为一固定值,但是很多时候它是通过交流电压整流、滤波后得来的,或多或少会有剩余的交流成分,这种包含周期性与随机性成分的杂波信号我们称之为纹波。较大的纹波会影响CPU与GPU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这个数值越小越好。 
12V纹波抑制得分机制
纹波抑制的得分细则如下,满载情况下,12V1/12V2的高频噪声以及低频纹波在20mV以内的得10分、20-30mV、30-40mV、40-50mV分别可得9/8/7分,50-60mV、60-80mV、80-90mV、90-100mV、100-110mV、110mV-120mV分别可得6/5/4/3/2/1分;超过120mV扣2分;5V和3.3V的高频噪声以及低频纹波在10mV以内的得10分、10-15mV得9分、15-20mV得8分、20-25mV得7分、25-30mV得6分、30-35mV得5分、35-40mV得4分、40-45mV得3分、45-50mV得2分,超过50mV扣2分。此项最终得分取3路平均值。
.交叉负载、动态测试、开机上升时间细则:
交叉负载、动态测试、开机上升时间也是衡量电源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400-450W级别电源而言,Intel规范对交叉负载的要求并不算很苛刻,一般情况下,只要电源体质不是太糟糕的话都能够顺利通过。 
其他稳定考核得分细则
所以对于交叉负载的得分细则规划,我们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通过即可得到满分4.5分,否则以0分记。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哪款参测电源在交叉负载、动态测试以及开机上升时间上栽跟头的话将会对总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注:动态测试拷机时长10分钟,只要不当机就算通过;开机上升时间(Rise time,也成T2)是电源六个时序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按照Intel的规范,上升时间可以控制在0.2-20ms以内的即可通过。
以往,很多玩家在购买电源时基本不看品牌,甚至连额定功率都不带看,只是挨个掂量一下,谁有分量就选谁。即便是在今天,不管一台电源牌子有多大、性能有多好,如果谁敢在用料上玩缩水功夫的话那无异于给自己下拌。
●用料考察得分细则
用料指数的考核我们将从产品的外部设计和内部用料两方面打分,总分为20分,各占10分。

用料指数比重分配
外部设计方面的得分细则为:3分起评分,14cm大风扇可加1分、双滚珠轴承可加1分、外壳镀锌可加1分,彩钢设计可加1分,线材在配备1个24pin主接口、1个4pin处理器供电、1个6/8pin显卡接口、3个SATA接口和3个D型口的基础上每多出一个SATA/D型接口可加0.5分、多出一个6/8pin显卡接口可加1分(此项总分不超过4分),采用模组设计的加1分、主要输出线材超过50cm(可支持背部走线)加1分,输出线材配有蛇皮套的可加1分,其他诸如一键节能设计、风扇转速控制器等特色设计也可酌情加分,但是外部设计总分不超过10分。
内部用料的得分细则相对较为复杂:分为主动式PFC和被动式PFC两个分档,起评分分别为3分和6分。采用被动式PFC设计的可得4分起评分,有完备EMI电路加1分,有保护电路加1分,反之扣1分;采用主动式PFC设计的起评分为8分,采用日系高品质电容的可加1分,有其他亮点技术的亦可酌情加分,比如说LLC电路、MOV热敏电阻等等,但总分不超过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