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中市,一支老房子,寻常的苏州人家。姚记豆浆店,门面没什么装饰,里面也没装修。房子还挺进深,有点黑,进店就像是从前串门,到隔壁头人家去坐歇,吃开茶。今天到这里,不喝茶,只为豆浆。
苏州城里的豆浆铺,数这家最出名,主人家住盘门,在西中市开小店,开很久了,据说已经是第二代人了,小店开得朴实,卖的是最大众、最草根、也最普通的一碗豆浆,几十年了,一直卖这一碗苏州人口味的豆浆。
豆浆分甜、咸两种。甜浆按下不表,单说咸浆。一碗咸豆浆是要外加很多辅料、佐料的,主要有:榨菜末、油条丁、虾皮、猪油渣、大蒜叶、酱油等,辣油是自选的。就这样一碗简简单单的咸豆浆,口感是肥拖拖、香喷喷的滋味,尤其是那碎片了的猪油渣,那真叫香啊!就这样一碗咸豆浆,让多少苏州人魂牵梦萦。
我们小时候,吃牛奶是很贵族的,一般人吃不到,也吃不起牛奶,而豆浆却是大众的、百姓的。那时候大街小巷豆浆店很多,一般都开在油条店旁边,这样,相辅相成,因为喝豆浆总离不开吃油条。油条,有仅在咸豆浆里要作为辅料出现,还要以全品相形式出现在豆浆碗旁,一般食客到豆浆店,习惯的招呼是: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豆浆店里的油条都是临时到隔壁头油条店里去拿的,不用自己氽。
今天的姚记豆浆店,隔壁头没有油条店,自己店里也不氽油条,但油条很多,而且都貌似刚出锅的,一定是预定好了,有人不断送来的。店里还兼卖其它一些配套点心:粢饭糕、油氽麻团等,最有趣的是我见到了久讳了的“荷叶包死人”。小店的尽头,见一老汉正在忙碌,看那架势我以为是在做春卷皮子,心头窃喜:居然可以打破季节尝到美味的苏式春卷了。走近一看,发现不对,一只小小煤炉,上面放块铁板,这两点倒是与做春卷皮子一致的,不对在哪里呢?盆里放的是水面!春卷皮子制作者是手里甩着的是团面,将面团在铁板上涂一圈而获取一张皮,而眼前的老汉,身边是一盆水粉,只见他勺一匙水粉上铁板,然后用一支“竹蜻蜓”似的自制工具,将水粉作360度转圈,其实是将水粉摊成一张面皮,这张皮应该比春卷皮子略大、略厚。
“用它做荷叶包死人?”我问道。
“阿要难听!我们这里叫荷叶包美人”。老汉乐哈哈道。
有道理!我同意,从此改称“荷叶包美人”。
何为“荷叶包美人”?一张圆圆的面饼,上面涂上薄薄的甜面酱,放一根油条,卷紧,吃口很香、很鲜、也很耐饥,一碗豆浆,一卷“荷叶包美人”比一碗豆浆、两根油条的口感更丰富。
姚记豆浆店,现在还是全天24小时营业的,实属可贵,听说半夜三更的食客也不少,现在的社会多元化程度高,半夜也是会有食客的,24小时开店值得点赞!(叶正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