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片段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2 10:5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片段阅读这种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考察的知识点逐渐明朗化,出题模式也在逐步趋于成熟。虽然从题型角度讲,片段阅读信息量相对较少,难度并不大,但是从考察内容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题型背后隐含考察的知识点相当丰富,类型也比较复杂,出题时容易设置思维陷阱误导考生错选和浪费时间。那么我们如何来克服难关顺利通过呢?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解惑。
  作为考生来说,首先要在备考时足够重视片段阅读这种题型,明确这种题型的分类、考察的知识点和出题思路,然后通过精做精练的方式归纳总结出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结合大量的练习培养自己对片段阅读的做题感觉,同时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片段阅读题型分类比较复杂,根据提问要求的方式及考察点我们分为以下几类:
  一、主观题
  主观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在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其中有的是考察文段的主要内容,称之为内容类主观题,有的是考察作者的主要观点,称之为观点类的主观题。纵观历年的考试真题,我们发现对于主旨题的考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在考试中的比例都很大,因此把握好这种题型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内容类主观题的标志:
  内容类的主观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是……”、“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等。
  做题方法:找到材料叙述的重点,对材料内容作出概括即可。
  (二) 观点类主观题的标志
  1提问方式——“这段材料意在表明”,“这段材料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等。
  2做题方法
  A概括材料字面含义的选项不应该选
  B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言外之意
  二、细节判断题
  提问方法: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文意
  从原文直接得出(不能做引申)
  从原文能推出(必须是引申)
  做题方法:做的时候,原文和选项进行一一对应,注意出题陷阱。
  1.偷换时态
  未然性:将,要,即使,如果;
  已然性:已经,曾经,虽然,过,了,
  进行时:现,正在,现在,在。。。中
  原文和选项在时态上同级替换是可以的(曾经=已经),但是越级替换(为偷换)是严重错误。
  2.偷换数量
  较多量:许多,很多,大多数,大部分,大量,广泛;
  较少量:很少,小部分,少数,少量,不多,一点点,少许,
  中间量:部分,某些,一些
  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较多量与较小量之间为偷换。
  3.偷换逻辑关系
  内部偷换:充分/必要,因果倒置(导致)
  充分:只要A就B
  必要:只有A才B
  4.偷换概念范围
  A偷换——概念
  B扩大——范围
  C缩小——范围
  错误级别:偷换>扩大>缩小(择优原则:选缩小)
  5.偷换确定性结论与不确定性结论
  原文:是否,可能,也许,大概
  选项:如果是确定性的,那就是错误的。
  择优原则的应用:当范围(原文最易,选项最佳)和程度(原文最易,选项很容易)发生冲突时,取范围,舍程度,因此选很容易。
  4细节判断题的猜题技巧(相对绝对法)
  相对(正确的表述):可能,是否,也许,大概,通常,往往,一般,未必等
  绝对(错误的表述):所有,一切,都,任何,完全,各个,全部,永远,无论等
  绝对的表述一定是错误的。因此错误的表述可以绝对用这个猜题方法。
  所有题型都适用的一一对应法:
  1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与原文部分表述对应,则选择没有对应的第四项
  2四个选项均能对应原文部分表述,则选择宏观项(具体均适,选宏观)
  三、词语理解题
  (一)提问方式:文中“***”如何理解?(考察文中的含义,非本义)
  做题方法:
  定位原文,观察表示解释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有的话看其后
  没有符号则寻找小语境(上下文和前后句):就近原则,找距离要理解的词最近的上下文来理解,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二)代词指代题
  1提问方式:文中某某代词指代的是?
  2做题方法:
  定位原文,定位出现的位置,小语境就近原则(上下文,前后句,前一句可能性更大)
  提炼主宾语,人称代词重点看主语,指示代词重点看宾语。
  四、标题填入题
  提问方式: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做题思路
  A分清文体风格
  1新闻类(导引,即文章的首句,概括性和时效性,提炼导引的主谓宾就是标题)
  2说明文(客观概述,无倾向性,最大程度地吻合说明对象)
  3议论文(寻找论点通常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论点就是答案)
  4记叙类(生动活泼,文中一般有第一人称我的一个叙述口吻)
  ****的由来,****见闻,***之行,****有感
  五、道理启示题
  提问方式: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做题思路:不应该只是对内容的简单概括,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内容中抽象出抽象的道理,并且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4-11-22 16:02:4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