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z315-6 于 2014-9-22 09:24 编辑
苏式糕点作为一个独特的汉族特色糕点帮式已经形成,品种甚多,类别已有炙、烙、炸、蒸。操作工艺上已有酥皮摺迭,生物发酵、浆皮松酥、松糕揉韧、包馅成形等。并已形成了商品生产,又有茶食(糕点)店铺供应。历代骚人墨客,在赞美姑苏旖旎风光的同时,也对精巧可口的苏式糕点赞美不已。白居易、杜甫、苏东坡、陆游等著名文学家和诗人都曾对苏式糕点怀有特别的感情。苏式糕点到两宋(北宋、南宋)时期已逐步形成我国主要帮式之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苏城最受欢迎的十大“高"富帅~ 【云片糕】 薄薄的片状,雪白的色泽,其间偶尔还夹着少许桂花、玫瑰,一片片掰下放入口中,细软甜蜜。最觉奇妙的,是它能久藏不硬。略加琢磨后才知道,这小小一条云片糕,制作上很是讲究,如炒糯米粉,一般要贮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方才使用。
【瓜子仁玫瑰拉糕】
提及拉糕,人们最先想到的定是苏州名点“枣泥拉糕”无疑。实则名曰“拉糕”,是因食时用筷子挑起,拉开,再送入口中。因不同的季节出产不同的辅料,所以拉糕也有了许多不同的小种类。如瓜子仁玫瑰拉糕,松仁南瓜拉糕,薄荷拉糕之类。
【松仁椒盐夹糕】
糯米和梗米做成的糕块放于两侧,把椒盐味的松仁,或是其它诸如枣松猪油、紫芋等馅料夹在当中,尽可依口味挑定不同辅料。这是最简单常见的三色夹糕,此外还可依不同需求做成五色夹糕等,只需多选几种辅料同做即可。
【松子黄千糕】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松子黄千糕,是春末夏初的时令糕点,松软细绵。许久以前,知名糕团店的松子黄千糕每日有定数,非早起不能得,富有松子的清香和焦糖的甜香。
【定胜糕】
两头大、中间细的定胜糕,在苏州一直是民间乔迁、建屋、祝寿等喜事上的重要角色。定胜糕不但吃口好,更重要的是讨个好口彩。定胜糕的淡红色泽,是用红曲粉天然着色,且必须用粗米粉制作。
【百果蜜糕】
蜜糕,蜜似糖,名字极为喜庆。早年间,苏州人过年走亲访友时,带上一盒百果蜜糕,算得上是一件高尚的礼品。现在的百果蜜糕,包裹着核桃仁、松子仁、青梅干、玫瑰酱等果料,口味更丰富。蜜糕做工特殊,时间放得长一点也不会发霉变质。
【方糕】
苏式糕团中的方糕,有大小两种。但不论哪种,都是名副其实的外形正方,棱角整齐,馅心居中。口味上可荤可素,可咸可甜,薄荷、玫瑰、豆沙、南瓜、鲜肉等都可作馅,颜色从内里透出来。皮薄馅重,色泽洁白,热蒸更好吃。
【葱猪油糕】
老苏州人记忆里最深的葱猪油糕洁白晶莹,葱香脆绿,软糯湿润,油而不腻。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口感肥润的猪油糕,夹上大饼或油条,无疑是一顿补油水又补营养的早餐。老苏州人说,葱猪油糕除直接食用外,亦可切成小块和南瓜一起烹烧。
【神仙糕】
每年临近四月十四,苏州的老字号食品店如“黄天源”等都有“神仙糕”出售。神仙糕其实是一种松糕,加入豆沙、芝麻、瓜果丝等原料制作,口感甜糯。据说连吕洞宾都抵挡不住诱惑,因此又被叫“神仙糕”。
【马蹄糕】
苏州称之为“条头糕”,因其糕面粉有桂花,亦称“桂花马蹄糕”。该糕呈条形,白玉色的糕上布满金黄色的桂花,既美观又香甜软糯,制作于农历中秋,桂花盛开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