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霄 于 2012-8-17 10:28 编辑
苏州的小吃历史十分悠久了。早在唐代就开始的船点正是苏州点心的起源。所谓船点就是行驶在船上吃的点心。当时的达官贵人经常到苏州游玩办公,那时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船行速度较慢,途中自然要用餐的。于是船上配备了专门的厨师为他们制作点心。这些点心因为是为达官贵人制作的,不但味道可口非常,充满江南风味的香、软、糯、滑、鲜,而且造型精美,创意十足。有的做成牡丹花式样的, 有的则是小兔子、小鸭子,更有亭台楼阁。
1.酒酿饼
酒酿饼是春季的时令点心,外观与小月饼相似,面是用清酒酿来发的,因为气候的原因只能卖这一季。采芝斋是清明节前后一个月有卖,有玫瑰和豆沙两种口味。纯天然之外,现发酵也是酒酿饼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大量制作上有相当难度,几乎只能采取前店后坊的形式,一边生产一边出售,排队就在所难免了。
2.青团子
青团子,这种用艾草汁液染成的糕团也是在清明节前后艾草青青时才有。
3.苏式月饼
中秋前后,苏式月饼将会代替酒酿饼成为苏州特色。
4.海棠糕
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后逐渐成为苏州、无锡等地的江南风味小吃之一。海棠糕一炉七个 ,就像是一朵七个花瓣的海棠花。
5.梅花糕
梅花糕源于苏州,历史悠久。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经苏州时(微服私访),在集市中偶然见到该糕点,色泽诱人,状如梅花,煞是诱人,当即品尝。入口感觉甜而不腻,喷香松软,回味无穷,不禁大加赞赏,盛赞口感超过无数宫廷小吃。乾隆皇帝一时兴起,要给它取名,因见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
6.蟹壳黄
“蟹壳黄”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赞之“未闻店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馅有咸甜两种,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
7.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8.老虎脚爪
“老虎脚爪”其实是一种甜烘饼,因其形状类似老虎脚爪而得名。做法是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圆状压扁,在上面切出等分的三刀,成为六角形,行话叫“开花”,面团瞬间就绽放成“虎爪”的模样。然后稍稍掰开,刷上饴糖水,在小缸炉里烘得焦黄地泛着油光,就喷香出炉了。
9.豆腐干
产于苏州。采用新鲜圆柱大豆为原料,经备料、除杂、浸泡、磨浆、甩浆、煮浆、凝固、压榨、成型、油炸、卤煮、冷却、包装而成成品。
10.糖粥
糖粥是颇有名气的一种苏州小吃,糖粥“用糯米熬出来”,浇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