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知识】摄影中的布光三点式法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9 15:5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饭饭 于 2012-7-23 12:59 编辑

 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布灯方式,布灯的作用就是让我更好的控制灯光从而来表现被摄物体和创造。写的这篇文章要说的是一种很常见的布灯方式——三点式布灯法。三点式布光法是场景中最普通的打光法,它由最亮光源(主灯)、相对于主光之次光源(辅助灯)及从主体背后的光源(背灯)三个光源组成。

1、主灯
   主灯是被摄主体的主要照明来源,可在较宽的范围制造出较强的光照,因此要使用最亮的光源作为主要的灯光。主灯的位置应安排在摄像机旁边约25°~45°角的侧顺光位上,而高度要略高于被摄体,大约比主体高出10°~45°,灯头略向下倾,略带俯射状。这样的灯光照射在主体身上,才不会像架在摄像机前端的摄像灯所发出灯光那样刺眼。但是,它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很深的阴影。
 至于这种灯光的亮度大小,要看摄像空间的大小和灯光和主体的距离而定。拍摄外景时,一般用电池发亮600W~1000W的卤灯,它发出的光线强度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场面的照明。而在空间较小的室内拍摄,100W~300W也基本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2、辅助灯
 主灯提供的光线已基本能满足拍摄照度的要求,但会使未对着灯光的那一边产生过深的阴影。而增加辅助灯的目的就是给阴影部分进行补光,缓和脸部的明暗对比。但是,也不能让它把阴影完全消除,因为阴影有助于显示出脸部的轮廓,增强立体感。
  辅助灯的灯光必须比主光弱一些,位置应该放在摄像机另一边、原则上不大于30°角的侧顺光位上。 这种灯光的亮度大小次于主灯的亮度,一般可根据需要和创造性进行调节,主要是控制阴影的强弱。

3、背灯
 在你所拍摄的主体后面加背灯,目的是要将主体与黑暗的背景分离开。背灯的灯光更不能过强,不然就会变成为逆光拍摄。背灯的位置要放在摄像机正对着的方向上,也要比主体高一点,形成大约25°~60°的俯射光,照到被摄主体的上半部分上。可以描绘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区隔出来。
 另外,还有的在以上三点式打光法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顶灯和背景灯。

  顶灯的布局位置在物体的顶部,使主体成一种高光感或模仿阳光投射的效果。背景灯照亮的只是主体后面的背景,但它的灯光不可照在主体身上,同时除去主灯和辅助灯造成的阴影。背景灯的光束应该很宽,亮度要平均且不宜过高。当主体很接近背景时,就可使用这种灯光,目的是使背景与主体产生空间感或其它的特殊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