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莱坞浩如烟海的星星中,永远有那么几颗,他们光芒璀璨,魅力难挡。他们以优雅的外形和精湛的演技,永远闪耀在银幕上。特别盘点好莱坞的五位无人能超越的魅力男星。
5. 马龙•白兰度——优雅教父
在那个男演员们都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年代里,白兰度却敢于展现男人粗野的一面。无论何时他似乎总是散发着忧郁和亦正亦邪的迷人的男性魅力。他在《欲望号街车》(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 1954),《狂野的人》(The Wild One)中的表演堪称其所塑造的沉默寡言的男子汉的杰出代表,在《欲望号街车》中顺墙滑下的镜头更成为日后的经典回放镜头之一。与别人相反的是,他自始至终地蔑视好莱坞和自己英俊的外貌。他所创造的另一个奇迹是其职业生涯后期,在《教父》(The Godfather)一片中出神入化的刻画了老教父这个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黑帮老大的形象,他也因此第二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4. 乔治•克鲁尼——潇洒男星
一头亮泽的头发加上一双深邃晶莹的眸子,乔治•克鲁尼无法不让观众们为他痴狂。而生活中,这位魅力无穷的男星也是一个勇于抵抗恶势力的人。拍摄《三个好汉》的时候,克鲁尼就曾经掐过导演大卫•拉塞尔的脖子,因为他不喜欢这位导演用威逼的方式对别人。早几年,在另外一部片里饰演一名飞行员的时候,克鲁尼曾和制片人起冲突,仅仅是因为这个制片人把一个女孩弄哭了。更让人为之倾倒的是,他不但长相优雅帅气,品质高贵正直,并且在2008年他曾参选过美国总统。他在自己导演的影片中也呈现出了卓越的分析能力。他依然活跃在银幕上,继续演绎着自己的传奇。潇洒、银白的头发、淡淡的犹豫、深邃的眼睛,这就是乔治•克鲁尼。
3 阿尔•帕西诺——不老神话
和白兰度一样,阿尔帕西诺也在教父系列中塑造了经典的形象。只不过演第一部时,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不过这位小伙子从此在影坛大放异彩。可惜,他的演艺事业不是一帆风顺。80年代,帕西诺在布赖恩•德帕尔玛导演的传奇影片《疤面煞星》(Scarface,1983)铸造了一个经典的恶棍形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影响深远。但是随后的史诗大片《革命》(Revolution,1985,怒火山河)却惨遭滑铁卢,这部由《火战车》导演休赫逊执导的法国革命历史巨制,可以用成绩一塌糊涂来形容。二千八百万美元的大制作,在美国市场上映的票房纪录竟然不足一百万,领衔主演的帕西诺陷入了演艺生涯的低谷,并且因此息影4年。后来,他的演艺事业慢慢回暖,直到拍摄《闻香识女人》,他出演了一位幽默睿智孤独的盲老人,一举摘得奥斯卡影帝宝座。后来开始担任导演,也取得了非凡成绩。阿尔•帕西诺显然是越老越吃香,他将“演戏”视为已永生职志的态度,使得艾尔受到影坛敬重,更成为新生代演员仿效与崇拜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凭借《闻香识女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当他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全场明星观众起立鼓掌,只是一个最佳男主角的荣誉却得到了终身成就奖般的礼遇,只因为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一座奥斯卡足足迟到了20年,而20年却只有一座奥斯卡,太少了!从影三十余年所获得的荣誉太多太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
2.克拉克•盖博——无可取代的白瑞德
中国观众们熟悉他,应该都是从《乱世佳人》开始。那个留着一撇小胡子,嘴角总是带着一丝坏笑的男人。他把巴特勒船长演活了。他的风流又痴情,他的自私与伟大,都成了影迷们痴迷的对象。其实,巴特勒并不是盖博塑造的最完美的形象。1933年,一部名叫《一夜风流》的影片,不仅使该片的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一夜之间成了风流人物,而且也让影片的男主角克拉克盖博一夜成名,占尽风流。盖博所扮演的彼得成为影迷崇拜的偶像,人们争相模仿这个失业记者的打扮,宽外套、V字领衫、宽边帽风靡一时。 盖博因为《一夜风流》的成功,首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称号,这也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首次授予喜剧片演员。
生活中的盖博倒是像巴特勒船长一样风流,曾多次传出桃色丑闻。不过,和巴特勒船长一样,盖博也有一位最爱的妻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盖博的妻子卡洛尔.隆巴德(盖博一生中最爱的女子)在推销战争公债时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她在临上飞机前,曾给盖博拍了一份电报说:“亲爱的,你最好去参军。”1942年,41岁的盖博参加了美国空军,他多次执行战斗任务,很快从二等兵晋升为少校。二战期间,盖博曾参加轰炸柏林的战斗任务,希特勒对盖博的演技十分佩服,曾派出三个飞行中队,想活捉盖博都无功而返。 1944年7月,战争结束后盖博回到好莱坞,此后虽主演了一些影片但他一直未能从亡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1960年,盖博主演《不合时宜的人》,影片的女主角是一直崇拜他的好莱坞性感明星梦露,影片刚刚完成,1960年11月16日晚2点15分,60岁的盖博在妻子凯伊怀里离开了人世,盖博去世4个月零4天后,他一生中唯一的儿子诞生了。
1格里高利•派克——挚爱的第一绅士。
一部《罗马假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们永远记住了两件上帝的作品。一件自然是熠熠发光如天使的奥黛丽•赫本,而另一件,则是稳重优雅,帅气逼人的格里高利•派克。
派克的一生都和“优雅”、“深邃”、“高贵”、“谦虚”、“英俊”、“绅士”、“经典”等等一系列褒义词联系在一起。格利高里•派克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已经超越了种族、国界和意识形态,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他为全世界电影树立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却是他同时代的其他明星难以逾越的。生活中,他和赫本的友谊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赫本去世后,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极少出门。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2003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这个演了一辈子死去活来爱情戏的男人,在去世的瞬间,都没有因仓促而忘记将自己的手交回到妻子手中,他一言不发地赋予了这个姓他姓的法国女人最后的尊严,感谢她多年来与他相濡以沫。他,就是天上人间只有一个的高雅绅士,一个世界最爱的男人——格里高利•派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