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身=健康=领导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31 14: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胜任领导”的理念将领导者的健康与企业从优秀到卓越之间划上了等号,领导者的健康成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投资者考核企业的重要标准。众多跨国公司已在探寻通过运动处方加强领导力的奥秘。那些精明的商界领袖深知,对员工健康的关注既不是慈善活动,也不仅仅出于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投入正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再投资。

  迈克尔斯公司曾在上海、台北和深圳为亚太地区供应商举办了四场关于领导力的论坛。有意思的是,在以往的业务培训中,企业老总们往往率领主要业务骨干参会,这次却有更多人带来了他们的接班人—常常是在海外学成归来的儿女。更让我们掉眼镜的是,一个向来不为中国文化和国内企业所重视的理念—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以及人的健康与领导力和企业健康之间的关系,引起的反响异常强烈。

 
  胜任领导:跨国公司治理新理念
  
  论坛中,介绍了跨国公司对于领导力阐述的一个新理念—“胜任领导”(Fit to Lead)。“Fit”在英文里既指“能胜任的”,又指“健康的”,因此,“Fit to Lead”一语双关,它要传达的理念是“只有健康才能胜任领导”,表达了新形势下跨国公司“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手段、以领导力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公司治理理念。
  
  美国著名的领导力研究和培训中心—创造性领导力中心用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参与运动健身和不吸烟的经理们在下列领导力特征方面的表现,无一例外明显优于不健身和瘾君子的同伴:
  
  具有战略愿景的思维方式、全球化意识、创新意识、吸引人才的魅力、风险意识、创造有重大影响的结果、建立战略和执行战略的能力、成熟周密的判断能力、对财务的敏锐洞察力、有影响力的谈判能力、跨部门的协调能力、善于放权和用人、对行业动向和潮流的把握程度、商场上的多才多艺、投资者的回报
  
  说起“胜任领导”,不能不提到倡导这一理念的领军人物库珀博士。他不但是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私人医生,小布什当政期间,还曾两次邀请他出任美国卫生部的代言人。
  
  库珀博士在哈佛大学获得公共健康硕士学位后,进入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帮助宇航员进行发射前的适应性模拟训练。1968年,他根据亲身体会以及对宇航员的研究结果,出版了第一本畅销书《有氧运动》(Aerobics),提出采用非医疗的有氧锻炼方式对抗疾病,“通过适当的锻炼、饮食和情绪控制来保持健康”,从而开创了全世界的有氧运动革命。在此期间,他发明了12分钟有氧跑、1.5英里素质测试和有氧计分系统。1970年,他在达拉斯创办了库珀有氧运动研究中心,今天,79岁高龄的库珀博士依然宝刀未老地领导该中心和10家健康公司。40年前,只有10万美国人进行慢跑运动,在他的推动下,现在这个数字超过了3000万。今天风靡全球的有氧舞蹈,也源于他的有氧运动理论。
  
  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库珀博士提出了“胜任领导”的理念。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健康能够提高领导力,继而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如今,他这一关于领导力的新理念,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为自己的商业领袖进行预防性的体格检查,并探寻通过运动处方加强领导力、让企业基业长青的奥秘。不胜任领导:中国商业领袖的不争事实
  
  国内的商务酒店越建越高档,住店客人也从最初的外宾转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商界精英,但是大多时候,在健身房和游泳池遇到的几乎都是“老外”,中国的商业精英们很少健身!
  
  不健身当然就不健康,所以,“胜任领导”就变成了“不胜任领导”。中国大多数商业领袖不仅不堪国际化领导的重任,因病英年早逝、未终领军者之职的也举不胜举:2001年7月,时任青岛啤酒总经理的彭作义因心脏病发作离世,时年56岁;2004年11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离世,时年38岁;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时年38岁;2008年7月,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时年39岁。除了身体的不健康,还有心理的不健康:2003年9月,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董事长乔金岭悬梁自缢,时年51岁;2008年8月,浙江一新制药董事长郑亚津因公司效益滑坡自缢身亡,时年51岁。
  
  更让人担心的是活着却“不胜任领导”的商业精英。2007年,黑龙江海外集团董事长李宝宇放弃巨额资产人间蒸发,只为找回“正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李宝宇最终被员工和各级领导找了回去,重新去过那种令他身心疲惫的生活。李宝宇的非正常生活,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家的一个通病:超负荷的体力透支,筋疲力尽焦头烂额,根本没有个人生活。所以他由此得出结论,企业家是一个让正常人崩溃的职业,他告诫女儿千万不要步自己的后尘。
  
  当老板的如此,当然更谈不上对员工健康的关注。凌志军在畅销书《联想风云》中的描述非常有代表性:“2004年1月的某一天,柳传志到海军医院去看病,被一个消息惊得目瞪口呆。联想在这家医院为自己的员工办理了‘医疗合同’。多年以前为柳传志医疗‘美尼尔症’的李大夫,现在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联想员工看病。‘你手下的那些年轻人都不要命啦,’他对柳传志说,‘你看看,全都是一身病。’于是柳传志看到那一串名字和一串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肝功能小三阳?他深知治理一个大公司的艰难,但却怎么也没想到这才过了三年,他的年轻经理们几乎个个拖上了一身疾病,还都有同一个症状:晚上失眠,好不容易睡一会儿,还做梦,梦里全是公司的事。”
  
  国内各界曾对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健康情况作过多次调查,结果惊人地相似:从开天辟地的创业者到呼风唤雨的职业经理人,大多是心力交瘁,70%以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预测,今后10年,中国将为因慢性病所导致的经济效率降低付出5580亿美元的代价。
  
  身体力行:健身,健康和领导力
  
  中国商业领袖们的“不胜任领导”,首先是理念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社会都崇尚要奋斗就要有牺牲,虽然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绵数千年而不衰的因由之一,但是这种拼搏精神和对这种精神的非理性弘扬,从本质上忽略了对世界上最重要资源的爱护,漠视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正在对中国的人力资源和领导力造成长期、巨大和不可估量的伤害。
  
  理念指导行为,恰恰是中华文化中这种对人和生命价值的漠视,导致了中国商业领袖们不重视自身的健身和健康习惯,更谈不上对员工健康的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对于健身、健康和领导力的关系和价值的认知方面,我们整个社会都落后了,我们需要对人的价值作重新认识,才能自然而然地珍视人的健康。
  
  “胜任领导”的理念将领导者的健康与企业的从优秀到卓越乃至基业长青之间划了一个等号,领导者的健康已经不再是商业领袖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投资者考核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西方,一个领导者的健康形象已经成为其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考察因素,健康等于领导力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且被身体力行者引以为荣。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句名言:“健康的体魄是其他一切人生成功的基础。”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有着运动员的体魄和竞技状态。在美国,日理万机的总统动不动就带着全家度假,全国人民不但习以为常,而且觉得理所当然:总统在充电,在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熟悉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人都对她充沛的精力和超人的耐力钦佩不已,赖斯的秘诀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健身来保持领导力。她即使进行环球穿梭外交旅行时,也总是坚持每天早上4:30起床,进行雷打不动的40分钟健身运动。电影明星出身、以一身健美肌肉闻名的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不但每天早上要花45分钟健身,下午或晚上还要再加上30分钟的健美运动,他那满身怒张的肌肉不锻炼是要萎缩的。一次,施瓦辛格结束4天中东之行后在凌晨5点回到加州,马上就参加了当地商会的早餐会,侃侃而谈毫无倦意,一时传为佳话。
  
  总统、州长如此,西方的商业领袖们也不甘落后。甲骨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埃里森、西门子前首席执行官克劳斯·克莱菲尔德、维珍集团的创始人和主席理查德·布兰森、达美乐比萨的创办人莫纳汉等人,都以热衷于健身出名。他们塑造了这样一群领导者的形象:坚韧不拔,精力饱满,积极向上,信心百倍,充满热情,体姿优美,谈吐自如。恰恰是这样一个领导群体,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了“胜任领导”这一理念的流行。
  
  胜任执行:不容忽视的员工健康
  
  众所周知,困扰跨国公司的一大问题就是日益昂贵的员工医疗保险。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通过以后,商界更是忧心忡忡,面对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越来越多企业从被动接受医疗费用的飞涨,转而探寻根治这一痼疾的方法,因为这已是关系企业存亡的大事。
  
  那么,跨国公司在医疗保险上耗费巨资和因为员工不健康而造成损失的主要根源在哪里?慢性病!不仅美国,几乎全球的企业员工都受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困扰。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在美国,约有30%的人患有慢性病,慢性病耗去了该国2万亿美元医疗费用中的75%,而因为慢性病所失去的劳动效率是这一医疗费用的4倍。
  
  这些精明的商界领袖们深知,对员工健康的关注既不是慈善活动,也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投入正是对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因为只有健康的(fit)员工,才能胜任(fit)执行公司的战略。领导力不仅仅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层中,光是最高领导层能够“胜任领导”还不够,企业的员工—无论在哪一个部门和级别,无论是什么职称和工种—都需要领导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执行力本身就是一种领导力。
  
  今年的“富士康13跳”事件,就折射出忽视员工健康的负面结果,员工自杀也是一个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这一事件最终以涨工资而告一段落,其实,员工的自杀问题决不是光靠加工资就能解决的,健身恰恰是消除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
  
  工作场所健身活动:跨国公司的最佳实践
  
  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表明,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每1美元投资,就会在当年带来3-15美元的回报(医疗费用的节省和减少因病不能工作导致的浪费);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则指出,企业在员工健康方面平均每投资290美元,就会在公司收入上带来1000美元的回报。试问公司的哪一个部门可以为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入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跨国公司对员工医疗保险日益上涨、生产力因为员工健康而减弱、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几个重要因素的新认识,使得“胜任领导”和“健身=健康=领导力”的新公司治理理念在一大批身体力行的商业领袖的倡导下深入人心,跨国公司的工作场所健身活动由此蔚然成风。
  
  工作场所健身运动形式各异,主要的原则是由公司提供场所并负担全部或部分费用,为员工创造健身的条件。如瑜伽学习班、减肥培训班、每年一次的员工体检,因员工的需要而定。为高级管理层定制了一个以预防慢性病和形成良好饮食及运动习惯的健身计划,提供从体检到营养、健康咨询和健身计划的套餐服务,旨在确保最高管理层能够“胜任领导”。

  今天,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最终必然是国际领导力的竞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领袖的亚健康和他们的“不胜任领导”,跨国公司“胜任领导”的新理念和工作场所健身活动的先进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熟悉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人都对她充沛的精力和超人的耐力钦佩不已,赖斯的秘诀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健身来保持领导力。她即使进行环球穿梭外交旅行时,也总是坚持每天早上4:30起床,进行雷打不动的40分钟健身运动。电影明星出身、以一身健美肌肉闻名的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不但每天早上要花45分钟健身,下午或晚上还要再加上30分钟的健美运动,他那满身怒张的肌肉不锻炼是要萎缩的。一次,施瓦辛格结束4天中东之行后在凌晨5点回到加州,马上就参加了当地商会的早餐会,侃侃而谈毫无倦意,一时传为佳话。
  
  总统、州长如此,西方的商业领袖们也不甘落后。甲骨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埃里森、西门子前首席执行官克劳斯·克莱菲尔德、维珍集团的创始人和主席理查德·布兰森、达美乐比萨的创办人莫纳汉等人,都以热衷于健身出名。他们塑造了这样一群领导者的形象:坚韧不拔,精力饱满,积极向上,信心百倍,充满热情,体姿优美,谈吐自如。恰恰是这样一个领导群体,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了“胜任领导”这一理念的流行。
  
  胜任执行:不容忽视的员工健康
  
  众所周知,困扰跨国公司的一大问题就是日益昂贵的员工医疗保险。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通过以后,商界更是忧心忡忡,面对越来越沉重的负担,越来越多企业从被动接受医疗费用的飞涨,转而探寻根治这一痼疾的方法,因为这已是关系企业存亡的大事。
  
  那么,跨国公司在医疗保险上耗费巨资和因为员工不健康而造成损失的主要根源在哪里?慢性病!不仅美国,几乎全球的企业员工都受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困扰。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在美国,约有30%的人患有慢性病,慢性病耗去了该国2万亿美元医疗费用中的75%,而因为慢性病所失去的劳动效率是这一医疗费用的4倍。
  
  这些精明的商界领袖们深知,对员工健康的关注既不是慈善活动,也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投入正是对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因为只有健康的(fit)员工,才能胜任(fit)执行公司的战略。领导力不仅仅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层中,光是最高领导层能够“胜任领导”还不够,企业的员工—无论在哪一个部门和级别,无论是什么职称和工种—都需要领导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执行力本身就是一种领导力。
  
  今年的“富士康13跳”事件,就折射出忽视员工健康的负面结果,员工自杀也是一个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这一事件最终以涨工资而告一段落,其实,员工的自杀问题决不是光靠加工资就能解决的,健身恰恰是消除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
  
  工作场所健身活动:跨国公司的最佳实践
  
  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表明,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每1美元投资,就会在当年带来3-15美元的回报(医疗费用的节省和减少因病不能工作导致的浪费);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则指出,企业在员工健康方面平均每投资290美元,就会在公司收入上带来1000美元的回报。试问公司的哪一个部门可以为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入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跨国公司对员工医疗保险日益上涨、生产力因为员工健康而减弱、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几个重要因素的新认识,使得“胜任领导”和“健身=健康=领导力”的新公司治理理念在一大批身体力行的商业领袖的倡导下深入人心,跨国公司的工作场所健身活动由此蔚然成风。
  
  工作场所健身运动形式各异,主要的原则是由公司提供场所并负担全部或部分费用,为员工创造健身的条件。如瑜伽学习班、减肥培训班、每年一次的员工体检,因员工的需要而定。为高级管理层定制了一个以预防慢性病和形成良好饮食及运动习惯的健身计划,提供从体检到营养、健康咨询和健身计划的套餐服务,旨在确保最高管理层能够“胜任领导”。

  今天,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最终必然是国际领导力的竞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领袖的亚健康和他们的“不胜任领导”,跨国公司“胜任领导”的新理念和工作场所健身活动的先进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