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准备好回顾下这些电影细节了吗?
1.退位诏书签名的奇怪后缀
7.jpg (21 KB)
2011-3-3 14:34
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Ri”。
如果您偶尔有兴趣上外交部的网站看一看外交文书,您也许会发现,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名义所签发的外交文书上,签名全都是“Elizabeth R”而不是一个简单的“Elizabeth”。
而如果反向往前溯源,去查阅都铎王朝大名鼎鼎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的亲笔签名,则也是“Elizabeth R”。
为什么总是带着R?为什么又偶尔会多出一个I?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表示君主身份的拉丁文缩写。
R:Rex或者Regina,意为“当今国王/女王/王后”;
RI:Rex et Imperator或者Regina et Imperatrix,意为“当今国王/女王/王后兼(印度)皇帝/女皇/皇后”,只在英王兼任印度皇帝期间使用。
这个称号起始于维多利亚女王;而剧中的男主角乔治六世,是最后一位使用过RI做签名后缀的英王。
2.为何第一个盯住维多利亚女王像?
2.jpg (43.7 KB)
2011-3-3 14:34
相信认真看剧的您一定早就了解,乔治六世在登基前一直以阿尔伯特王子兼约克公爵为众人所知,并被昵称为伯蒂。而他实际上便是以他的曾祖父——萨克森-科堡-哥达家的阿尔伯特亲王,维多利亚女王之夫君来命名的。
阿尔伯特亲王作为大英帝国的无冕之王,协助妻子统治了二十余年,终于不支而英年早逝。维多利亚女王对丈夫感情弥笃,把亲王视作完美的典范。她对子女唯一的要求便是“像他们的父亲”,而也正是她立下了之后所有的英王都不得以阿尔伯特为名的规矩。
此时我想乔治六世的挣扎也在于此:我能像曾祖母所要求的一样,像曾祖父那么完美吗?
3.君臣父女
6.jpg (43.79 KB)
2011-3-3 14:34
今王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在公开场合需要跟在妻子伊丽莎白女王身后,并称她为“陛下”。这不得不说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家庭的温情,遇到国礼时只有让道的份。
提醒行礼的是当时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女王。
不过这一面的意义不止于此:在父亲成为新王后自动成为储君的公主恐怕心里也清楚,自己将来迟早要走上帝王之路。
担子,在这一刻已经压到了一个小姑娘的头上。
4.王后亲自教你如何称呼
8.jpg (49.81 KB)
2011-3-3 14:34
9.jpg (30.84 KB)
2011-3-3 14:34
原文:
Queen Elizabeth: It’s Your Majesty the first time. After that, ma’am as in ham, not “Ma’lm” as in palm.
称呼其他有头衔的贵族基本可以套用该格式,而书信中也适用。您明白了吗?
5.木椅和石头
11.jpg (26 KB)
2011-3-3 14:34
22.jpg (23.88 KB)
2011-3-3 14:34
这“不过是块石头上的椅子”看起来毫不起眼,究竟为何国王大发其怒?
原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圣爱德华御座(St. Edward’s Chair)。橡木制,距今已七百余年历史,是英王的加冕御座。
而下面那块石头,便是象征苏格兰王权的命运之石(Scone),历代苏格兰王均需坐在此石上被“授命”。1296年英格兰兼并苏格兰时为爱德华一世夺走,一直存于西敏寺加冕座椅下方。1996年运回苏格兰,摆放在爱丁堡城堡里。虽然它现在已经回到苏格兰,但将来一旦英王举行加冕典礼时,命运之石仍然需要运回西敏寺,安放在圣爱德华宝座下。
6.加冕典礼的细节
44.jpg (46.49 KB)
2011-3-3 14:34
55.jpg (22.42 KB)
2011-3-3 14:34
以下录入并翻译1952.2.6日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宣誓的原文,以飨读者。并为大家提供一个对照。
The Queen, as soon as she enters at the west door of the Church, is to be received with this Anthem:
女王自西门而入,当即被以此圣歌恭迎:
Psalm 122, 1–3, 6, 7.(KJV)
I was glad when they said unto me:
We will go into the house of the Lord.
Our feet shall stand in thy gates:
O Jerusalem.
Jerusalem is built as a city:
that is at unity in itself.
O pray for the peace of Jerusalem:
they shall prosper that love thee.
Peace be within thy walls:
and plenteousness within thy palaces.
《圣经·旧约·诗篇》122.1-3,6,7(译文以和合本圣经为准)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们的门内。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整齐的一座城。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中兴旺。
The Queen having returned to her Chair (her Majesty having already onTuesday, the fourth day of November, 1952,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woHouses of Parliament, made and signed the Declaration prescribed by Actof Parliament), the Archbishop standing before her shall administer theCoronation Oath, first asking the Queen,
女王重新落座(陛下已于1952年11月4日星期二,在议院两院之前,签署了由《议会法案》规定的《继位诏书》),由立于她前方的大主教主持加冕宣誓式。他先问女王:
Madam, is your Majesty willing to take the Oath?
夫人——陛下您是否愿意起誓?
And the Queen answering,
I am willing,
女王答道,
我愿意。
The Archbishop shall minister these questions; and the Queen, having aBook in her hands, shall answer each question severally as follows:
大主教依照教规提出以上问题;女王手持圣经,各自对答如下。
Archbishop: Will you solemnly promise and swear to govern the Peoples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Canada,Australia, New Zealand, the Union of South Africa, Pakistan and Ceylon,and of your Possessions and other Territories to any of them belongingor pertaining,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laws and customs?
大主教:您是否愿意庄严承诺及起誓,将统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盟、巴基斯坦和锡兰,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所有属于您的领土和财富,根据他们各自的法律和习俗?
Queen: I solemnly promise so to do.
女王:我庄严承诺我当如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