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为制造企业,应当着手考虑如何减缓电子垃圾的产生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5 14:07: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生产一件IT数码产品,要用到多达700多种化学材料,其中300多种对人类有害。

    电子产品成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并不是最严重的,但如果数码产品遭到不科学的分解再利用,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将极为久远和可怕。

    人们淘汰电子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平均电脑2~3年,手机1~2年,U盘、MP3、光盘等小件数码产品则更快。

    被称为“IBM故乡”的纽约州安迪卡特村,在60~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然而由于大规模生产,整个村庄都被工业有毒物污染,大范围内不再适宜居住,IBM为解决该村的污染问题,至今已投入数千万美元。

    外表华美漂亮的数码宝贝,终有一天将会成为人类烦恼的根源?
你知道吗,生产一台17英寸显示器及主机,需要消耗240公斤石化燃料、1500公斤水和22公斤700多种不同的化学材料。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光是电脑显示器中的铅含量平均每台就达1公斤多。同时,大规模生产电脑和电脑的大量废弃物,将产生大量不可燃的化学物质和铅等重金属,对环境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

    然而危害才仅仅开了个头。当电子产品的寿命结束,成为废弃物进入垃圾场时,更大的危害产生了。电子垃圾是最难于处理的垃圾之一,以废旧手机为例,其中的电池和其他部件中含有铅、镍、锌、镉等有毒物质。如果将废旧手机运送到普通垃圾场掩埋或焚化场焚烧,机身的塑料很难被土壤分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其焚烧手机产生的气体还会导致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引发癌症、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巨量的电子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难题。


国外:边消化 边倾销
    “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是发达国家采取的“内部消化”制度,这项制度要求,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回收、处理废弃产品的责任。由此避免了电子垃圾因随意抛弃和不规范分解带来的环境危害。这种做法解决了一定问题,但大量的电子垃圾仍然处之不尽,于是,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倾卸电子废弃物,电子垃圾被进口的消息频频见诸于报端。被进口的电子垃圾,如果保持产品原形,其中的有害物质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但如果这些垃圾未能被妥善处理,而是采用破坏性的分解再利用的话,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就会严重污染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隐患。


国内:刚有标准 企业观望
    中国电子行业的环保形势十分严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全国仅电脑的保有量近2000万台,手机约1.9亿部,约有5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已进入淘汰期。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既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相应的企业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电子垃圾的处置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电子废弃物的无序回收、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种情况,今年2月28日由国家七部委联合推出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并且将于明年的3月在中国电子企业界强制实施。但是面对这个实施时间,目前国内企业界的态度却并不积极。一部分企业为了躲避环保标准带来的成本压力,只关注自己的短期经济利益,这直接导致市面上的产品大多数依旧是污染性产品。

    高能耗、高污染,这是时尚的数码生活背后,人类所付出的代价。用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电子垃圾问题,不仅是企业的职责,也是每个消费者的义务。只有妥善地处理电子垃圾,才能让我们的地球绿色长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