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160岁的牡丹花开正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13-4-10 17:09:41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nsume 于 2013-4-10 17:16 编辑

      周维青介绍,这株牡丹颇有来历,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它原先栽于南京太平天国王府之中,是当时王府画师杨少臣的绘画样本之一。太平天国兵败后,杨少臣携五色牡丹乘船南行,在苏州落户。


      这两天,在道前社区富郎中巷7号居民周维青的院子里,那株祖传的160多年的牡丹魏紫又吐芬芳,开出了十几朵艳丽的花朵,吸引了周围不少摄影、花卉爱好者慕名而来。昨天,作为他们家第四代“护花使者”周维青和姐姐周维琳都说:“我们和家人,还有我们的孩子都会一起好好看护这株牡丹,让它一代代传下去。”
     
   牡丹名种蕴藏曲折故事曾为王府绘画样本  

   周维青介绍,这株牡丹颇有来历,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它原先栽于南京太平天国王府之中,是当时王府画师杨少臣的绘画样本之一。太平天国兵败后,杨少臣携五色牡丹乘船南行,在苏州落户。后来,外孙女出嫁,作为外祖父的杨少臣将魏紫牡丹花作为陪嫁。传到周维青的母亲王兆薇手上时,她已是牡丹的“第三代主人”。
  
   王兆薇出生后不久,便遇到连年战乱。6岁时,曾跟随长辈,带着此花共同避难于白马涧一带的荒郊野村。12岁那年,日军入侵,又与此花共同躲藏于太湖渔船中。当时,小小年纪的王兆薇有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在逃难中要保护好这盆花。有一次,遇到湖中强盗上船劫掠,牡丹花就放在一只大“行灶”里,摆在船头,非常危险,幸亏盗贼不识,得以保存。后来她背着花返回苏州城,经过胥门城门口时,站岗的日本兵看见偌大一个花盆,怀疑盆中藏有珠宝,用枪柄一下子将盆打破,露出花根,看看没什么才放行。解放后,生活渐渐安定,王家于是弃盆栽,将牡丹种植在富郎中巷的老屋小院中。1976年春,王兆薇的母亲病危,临终遗言:我死之后,当将骨灰埋于花下,长相伴随,永作护花之魂。后来此花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爱护,被列于苏州地方志中。
  
   精心呵护冬令进补最盛时开出48朵花  

   2010年9月,王兆薇不幸病逝,临终前特意提到,这株魏紫一定要精心照顾,代代相传。现在,周维青和姐姐周维琳是这株百年牡丹的第四代守护者。周维青仍住在母亲的这个老房中,看护着这株牡丹,姐姐周维琳也会三天两头打电话来,问问牡丹的情况。如今周维青已经退休了,平时就带带小孙女,歇在家中经常给牡丹除草、松土。她说,往年这株牡丹都要到4月10日左右开花,花期一般为10天左右。今年天气暖和,早开了几天,截至昨天一共开了15朵,当然比不得往年,最高峰开出48朵,“好像这个花也通人性,知道老主人不在了,开得不起劲了。”周维青说,“我母亲把这株花当成娘家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每到清明节都会摆上饭菜、香烛供奉。现在母亲不在了,我就把这株花当成母亲,这两天牡丹开花了,就好像看到了母亲的样子。”
  
   周维青说,母亲坚信花和人一样也要“冬令进补”。周维青如今也学着母亲的做法,为牡丹“冬令进补”。天一冷,就开始沿着牡丹的根部一段段挖土开沟,到了大寒节气这一天,沟也开好了,她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挂猪大肠,五副鲫鱼肚肠填到沟里,上面再盖好土。怕隔壁的猫闻到腥味来寻,拱坏了花,还特意在土上垒了花盆。
  
   年年春季赏花人不断王家小院好像小小景点  

   上世纪70年代,王兆薇还特意将两株白牡丹种在魏紫边上,这两日也是鲜花盛开,红白交相辉映,煞是好看。因为这株牡丹,富郎中巷7号在街坊邻里很有名气,每到春天牡丹花开,就有亲朋好友,邻居熟人,还有不认识的爱花者寻访上门赏花,这个小院一年一度的“牡丹节”就到了。这个时候院子里就会特别忙,简直像个小型的旅游景点,客人一拨接一拨地上门。除了左邻右舍,亲友熟人还有不认识的人,都会闻讯赶来看花。
  
   家住吴江的李先生去年听说这里有一株百年牡丹,等打听到地方,花已谢了。过几天他马上要出差,怕今年再错过,所以赶紧来看,正巧赶上开花,高兴地拿起相机拍了个够。李先生说自己家中也种着几盆牡丹,而且自己和七旬父亲都是绘画爱好者,擅长国画,听说这株奇花,他特地向单位请假,带上笔墨纸砚,和老父亲一起赶来,在小院里搭个方桌,父子俩开始绘制这一幅“花开富贵”。他说:“我和爸爸这两天跑了好几个公园、花园,去临摹牡丹,但都不如这一株那么灵气,有气质。”
  
   一些书法爱好者来小院欣赏牡丹时,也会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如:“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等,都表达了对这株百年牡丹历经沧桑今又绽放的感叹和赞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