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季度检测显示苏州市场上3成蘑菇使用荧光物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7 08: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一度从苏州消失的“漂白蘑菇”最近又卷土重来。近日公布的“365食品安全行”2011年1季度专项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苏州市场上3成蘑菇使用了荧光物质。专家提醒,食用这样的蘑菇可能致癌。

    5个批次蘑菇不合格

    “365食品安全行”2011年1季度专项抽样检测对象为苏州地区的部分菜场、大卖场、销售摊点及食品生产企业,共涉及12个大类395批次产品,包括蔬菜类 (包括水生蔬菜)、新鲜菌菇类、肉制品类(包括生肉制品、熟肉制品)、糕点面包类、酒类(包括白酒、葡萄酒)、糖果、巧克力、炒货类、咖啡饮料类、辣椒制品类、酱制品及调味料类和糖水罐头类,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7.97%。

    不合格产品包括部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部分菌菇中含荧光物质。其中蔬菜(不含水生蔬菜)有3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3.3%。新鲜菌菇类检验项目主要针对荧光物质,并考虑到其易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特性,增加了对铅、砷、镉、总汞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残留检测。在抽检的17批次蘑菇里,合格的有12批次,合格率仅为70.6%,是此次抽检中合格率最低的产品。 5个不合格批次的蘑菇均检出荧光物质。

    “漂白蘑菇”危害严重

    在苏州,“漂白蘑菇”曾有出现。去年市农委开展专项整治后,这种现象一度消失。这次卷土重来,让人再次警觉起来。

    市农委专家介绍,蘑菇很难保鲜,气温较高的话,采摘一两天后就会变成褐色,“卖相”就不好了,卖不出好价钱。一些不法商贩便使用荧光物质(荧光增白剂)浸泡蘑菇,让蘑菇变得白白嫩嫩,而且“保鲜”更长时间。

    专家告诉记者,用荧光物质浸泡过的蘑菇,即使用清水长时间浸泡,也不能把有毒物质清洗干净,大量的有毒物质就被消费者吃进了肚子。而荧光物质里面含铅和其他金属,被人体吸收后,会影响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阻碍伤口愈合。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患癌。

    当然,蘑菇中发现荧光物质也有可能是被包装纸等间接污染了。

    蘑菇销量跌掉了一半

    再次发现“漂白蘑菇”,这几天市区多家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里,蘑菇的销量跌了不少,价格也明显下降。

    记者昨天在友谊菜市场、双塔集贸市场等城区农贸市场采访时,一些马大嫂坦言,虽然很喜欢吃蘑菇,炖汤、炒蛋时都会用一些,但她们分不清哪些蘑菇是正常的,哪些里面含有荧光物质,所以只好暂时不买了。

    友谊菜市场董姓摊贩告诉记者,前几天来买蘑菇的人还不少,一天可以卖掉个20来斤。这几天突然就没什么人来买了,销量起码跌掉了一半。

    与此同时,蘑菇的零售价也平均每天下降5毛—1元一斤。一位摊贩说,昨天他的蘑菇每斤只卖7.5元了,而前天是8.5元,大前天要9元。

    延伸阅读

    一、怎样识别蘑菇是否“漂白”过?

    可用原始的“一看二闻三摸”办法。

    首先看色泽。含有荧光物质的蘑菇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觉,在运输的过程中损伤部位颜色变化不明显,在阳光下产生紫色荧光。不含荧光增白剂的蘑菇,表面白色或白中稍稍带点黄色,损伤处颜色深黄。

    其次闻气味。漂白蘑菇有刺激性味道。

    最后是摸表面。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蘑菇,表面爽滑、手感好,有湿润感;不含荧光增白剂的蘑菇,表面摸上去较粗糙、干燥。

    总之,太白太亮的蘑菇最好不要买。如果有验钞笔之类的紫外线灯,照一照就能识别那些泛蓝光的“漂白蘑菇”。

    二、怎样保存鲜蘑菇

    新鲜蘑菇一旦放上两天或气温在18℃以上时很容易“褐变”,因此如果不及时食用,一定要低温冷藏,这样可保存5到6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sz315.cn (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布加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 10223078号 )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