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药工提醒:进补不能拉到篮里就是菜,药补不如食补律师提醒,购买滋补品最好去大的商家,购买时一定要索取发票
正值冬令进补时。但在人们储备了保健意识和保健资本的当下,却陷入另一个困境──眼花缭乱的保健品,真伪几何?形形色色的销售市场,诚信几许?昨天,商报律师团联手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不失时机地推出一场“冬令滋补品消费维权咨询会”,解开了很多市民心中的困惑。
在咨询会上,苏州雷允上资深中药师管银川、苏州雷允上中药师陆菁,江苏大名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亚军律师、合伙人范荣律师、该所李宏律师,坐镇现场,既教大家鉴别真假滋补品的方法,又教大家万一买到假货劣货,该如何维权。
昨天读者问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家里藏了一些人参、明胶、苁蓉、锁阳、灵芝等中药滋补品,有些是子女孝敬的,有些是朋友送来的,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吃。
家住里河新村的王老先生的话,很有典型性。他说:“我有三个大灵芝,是十年前老战友送的。一直藏在家里。每年夏天,我都要把大灵芝拿到太阳下晒晒,对它看看。现在老两口年纪大了,想把灵芝拿出来吃吃,补补身体。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吃?如果可以吃,那是放在锅子里炖着吃呢,还是有其他吃法? ”
“苏州的老年人,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传统。现在的新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白领,加入到冬令进补的大军中来,都想在冬季给自己补补,改善一下自身的亚健康状态,以利于来年更好的工作。这一点,从来雷允上配膏滋药的人群构成,就可以看得出来。 ”雷允上资深中药师管银川说。
不过,管银川也提醒,市民有强烈的保健意识,固然是件好事,但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进补不能“拉到篮里就是菜”,得针对具体对象,决定具体的进补方案,胡乱进补,常常对自身有害无益。市民如果在进补方面吃不准的,可以向医院的医生或是老药店的医师咨询。二是,进补的同时不能忘了食补。市民平时在饮食上注意吃饱吃好,安排好饮食的合理搭配,才是最重要的。那种“只重进补,不重视平时饮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同样,另一个声音也值得深思。多位消费者打来电话说,以前没闲钱进补,如今既有了保健意识又有保健的钱,心里却慌乱不少。为啥?且听这些声音──看了电视购物广告,花了1888元竟买来“霉人参”;买来“冬虫夏草”,老药工一看竟全是假的。针对这些困惑,律师提醒,大家在购买滋补品时,最好要去大的药店,购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遇到纠纷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就去跟商家反映,如果协商不成,应立即向消保委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