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血压升高可增加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脑出血或脑梗塞以及肾功能衰竭等恶性事件发生的危险。我国每年有150万人因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高血压对心脏损害占相当大的比例,许多高血压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冠
心病。 《姑苏晚报》健康周刊此次特邀苏大附二院心内科硕士生导师陈建昌副教授走进 “姑苏晚报健康大课堂·名医讲坛”,讲述——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5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所引起。目前,许多高血压病人群主要体现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即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为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预防高血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这不仅为高血压患者自己,更为社会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正常的血压与自然环境一样也有昼夜节律性,也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在医学检测仪上可以看到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人体的血压在夜间最低,而在清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到上午6-10时形成第一个高峰,而中午起开始略有下降,至下午4-6时形成第二个高峰,随后血压缓慢下降。在24时血压曲线上呈现“长柄勺”的形状。
陈建昌主任医师说,高血压主要是由于人体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引起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动脉压增高而起。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高级神经大脑皮层活动障碍密切相关。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形成总的来说有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就高。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许多方面。研究显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但是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食中钙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但多数人认为饮食低钙与高血压发生有关。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质均能升压 。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关系密切,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其次,精神因素对人体的血压也有影响。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超重或肥胖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病对人体的损害
陈建昌主任医师说,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动脉血管如同流水的管道,心脏如同水泵,管道内的压力异常升高,泵就要用更大的力量将水泵到管道内,久而久之,泵就会因劳累而损害。长期的高血压若不及时有效地降压,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代偿性有肥厚扩大,进而出现功能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同样的道理,管道内血压力过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发生在脑血管,这就是出血性脑卒中;同样,肾脏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这种微细的管道在长期高压的影响下也会发生硬化、狭窄及功能性损害,从而使肾毛细血管网排除身体内毒物的功能受损,体内有毒物质贮留于血内,即成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因此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就会受到致命性打击,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诸如:心脏就会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部就会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塞;肾脏也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目前,高血压分类和分期形式多样,主要是根据血压水平、病因和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程度来区分的。按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二类:(1)高血压: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但<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12.7千帕(95毫米汞柱)。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真正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原因之后发生的血压升高,应用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找到其发病原因,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手术等治疗技术去除病因而使其高血压得到治愈。根据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程度,高血压可分为三期:Ⅰ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表现。Ⅱ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一项者──左心室肥厚或劳损,视网膜动脉出现狭窄,蛋白尿或血肌酐水平升高。Ⅲ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一项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视网膜出血、渗出、合并或不合并视乳头水肿。
夏季如何防治高血压
陈建昌主任医师说,血压是血管内循环对血管壁的压力,血压高的患者容易导致中风、残疾、心肌梗塞、肾衰竭等,甚至死亡。目前,高血压的多发人群主要集中在老人和孕妇,大部分老人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主要特点就是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波动大,受体位影响大,其他伴随疾病较多。早期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就需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正确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饮食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
陈建昌主任医师说,炎热夏天来了,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适当运动,减少脂肪,增加水果、蔬菜等,并保持乐观的心态。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衰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品种繁多,但其治疗高血压的共同目标为降低血压,对每一个体,凡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利尿剂、ъ阻滞剂、钙拮抗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医院专家治疗一般都会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品。大部分有效良药都有一定作用;必须定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造成血压不能良好平稳地控制,带来靶器官的损害,让医生难以判断。许多药物显效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达到最大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自动停药、换药或加量,使一些良药未能发挥应有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