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建筑艺术的灵魂之舞
以「彩色宝石之王」(King of Color Stone)声誉独步于世,宝格丽的珠宝,是媲美建筑艺术的灵魂之舞,随着色彩与火光的极致检视,映射出扣人心弦的图景,每一件顶级珠宝都是原创精神与前瞻远见的风格代言。一如品牌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保罗.宝格丽(Paolo Bulgari)所说:「有别于其他品牌,宝格丽的宝石专家偏爱在全球各地的原产矿区寻找最高质量的宝石,由浩瀚无际的矿石中,汰选出具有宝格丽DNA与灵魂象征意义的宝石。宝格丽创作的珠宝,永远将色彩效果摆在第一,为了完成一件艺术作品,从不拘泥形式或介意于将稀有宝石precious stone和semi-precious宝石大胆混搭,经由设计师们在多年汲取宝格丽美学史料的美感,精采之作从无数的设计图中脱颖而出,再藉由独到的精镶金匠工艺,创造出一眼辨知的宝格丽风格。」以保罗.宝格丽为首的设计团队,凭借敏锐的直觉与娴熟的经验,精心评估珠宝的体积、比例、配色,再以卓绝的车工艺术,雕琢上等原石,创造出最佳的火光和成色,并力求保存宝石重量的极大值。透过对于美学形态的解读及技术重塑,宝格丽以诗意想象缔造了无可言喻的微型珠宝雕塑境界,让珠宝这般风格鲜明的饰物,化为感官的媒介,与建筑产生意象的联系,正因工艺坚持与美学信念合而为一,故而尤见深奥。
以建筑的微观构造,刻划珠宝世界
将《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献给奥古斯都大帝(Augustus)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是首位定义装饰价值的空间艺术家,他深信装饰可以美化结构,同时展现建筑整体的和谐感。建筑师以雕刻家的精神创造建筑物,他们从不以建筑的规模来衡量自己的天赋,而是透过细节做为彰显创意灵感的表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追求淋漓尽致的装饰;回归中世纪精神的巴洛克,则是以夸饰手法强调精神性的尊贵,也为洛可可风貌,揭启了一道奢华之门,华丽的藻饰继而超脱了古典唯美的形式,蜕变为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有机线条的应用,自艺术蔓延至装饰及设计领域,呈现为婀娜流畅、充满美感的女性化形象。
艺术的灵感永远需要藉由双手实现,这在珠宝与建筑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有关于技艺与美学价值的缩影,都可以在方寸的车工与镶嵌工艺上体现。对于宝格丽而言,每一颗贵重宝石都有自属的独特身世,如何引领时代之先、在经典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是其创造顶级珠宝艺术的至高准则。宝格丽擅于以建筑的微观构造,刻划珠宝世界,不仅具有古典精神的创新,也涵纳着多元思潮的美学精神,散发出超越时代的气质。
拥抱世界文化,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
工艺上坚持传统,设计上求变常新,致力于风格卓绝,同时坚守高贵的顶级珠宝创作血统,一切关于美的真理,尽在宝格丽臻入化境的精巧雕琢,而所有启发设计的灵思,都是宝格丽对于世界文化的理解。不同于法式珠宝的着重形式,宝格丽独创了无可取代的意大利式风格,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展现出独领时代脉动的感官特质,这不啻为划时代的创举。不论是纷繁的艺术或者善变的时尚,宝格丽认为珠宝创作必然反映出每个时期的当代潮流,综览其130年来的创作史诗,犹如观视一部珠宝近代史,宝格丽将文化元素彻底交融于设计,集传统工艺、时代思维、人文特质、臻美宝石于一身,兼容了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化、东方异国情调、中东波斯文化、60年代的美国普普艺术、意大利Dolce Vita风尚、80年代的庞克摇滚……,汇聚不同时期的灵魂表征,宝格丽信手捻来一路演进,藉由精湛的设计、精确的切割,始终保有宝格丽高度识别的创作基因。更重要之处在于,穿戴珠宝,莫不是为了取悦自我并发自内心感到愉悦,宝格丽的珠宝哲学向来奉行「Wearing for Pleasure」的至理,因此在创作中即使讲究工艺细节,也不流于炫技,每件宝格丽珠宝作品,在配戴者身上都如同第二层肌肤般贴合着身体的律动起伏,舒适自然而毫不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