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费网

标题: From http://hi.baidu.com/茶包时装屋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丽    时间: 2008-9-26 11:18
标题: From http://hi.baidu.com/茶包时装屋
From http://hi.baidu.com/茶包时装屋
十月,Vogue China受到的冲击绝对是创刊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因为这次适逢是Elle20周年庆,两本厚达一千页的“砖头”无疑会挫掉Vogue不少的销量。但Elle又怎能跟Vogue相提并论呢?Elle除会东拿一点,西拿一点别国版本的内容和发扬光大乡土气味之外,还有什么一技之长呢?即使在银色cover的里面,晓雪嚷嚷着,这是一本全新的Elle,但即使概念再新,与Vogue的差距。。。无疑是让人同情Elle的,因为尽力一搏却回天乏术的窘况着实可怜。

反观Vogue,十月,依然是以“国模”杜鹃为Cover Star。虽然网上骂声一片,甚至还发起了罢买VC的状况。但20元,这么点小钱,对于奢侈品产业来说,说出这样的话,是否有点自降身价的感觉呢?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之意,只是,真正热爱时装产业的人,会为了一个不尽人意的封面而放弃一次吸取养分的机会吗?如果读Vogue只是看图,那绝称不上一个称职的读者。内在反映的诸如经济发展脉搏与风俗变迁之类的东西,才是观察的对象。当然了,这是无疑是建立在具有审美素养之后的要求了,而Vogue作为国内仅有的几家达到着一水平的杂志社之一,被这样无情的指着,无疑是可悲的。可悲于读者们的封面定生死主义。

这个月的封面,虽然称不上Exellent,但对于给之Good这个level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封面依然由Mario Sorrenti拍摄,是今年第七个由他掌镜的封面了。依旧是具有浓厚Vogue China气息的半身叉腰照加粉红色背景(继白色之后的又一新欢)再加上堆砌的较为恶心的文字标题,最后在封面下骄傲的写着售价15欧元(在欧洲没有一本Vogue卖的这么的贵)。就杜鹃上封面一事,并没有什么好厌倦的,想想姬摩丝一年的封面数量,我们不禁要为杜鹃的封面数献出同情之心了。同为国模,为何要差别对待呢?捧一个超模不容易,捧一个高龄亚洲超模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杜鹃这次的发型的确是Cover Shoot的败笔,它不仅把模特的头形彻底的毁灭了,热切彻底掩埋了Gucci那件皮草的风采。而这个责任显然是在Bob Recine的责任,当然Mario拍摄团队里面的大风扇和Vogue China的甄选也存在失误、不过,这反而令杜鹃的脸蛋更加的甜美可人。正确的眉形和嘴巴的形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统一。但眼睛的光线显然是不自然的,两只眼睛由于光线问题而呈现了不同的效果,这无疑是遗憾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杜鹃去改变她眼睛内部构造啊。而整体造型虽然照抄Gucci08fwT台上的效果,但依然是看得出来,VC有刻意强调中国特色,不然他们就不用强调那是中式水纹印花连衣裙了,虽然这显然是一条腰果纹和日本水纹再配以东欧特色的裙子罢了,但说是中式,只能说勉强的打了个擦边球。而标题的构思,依然是如一坛死水般的恶心。难道真的要像闻一多先生所说的,交给丑恶来开垦吗?虽然数字的确具有神奇的吸引力,但45,100这些小数字会触动一般的读者吗?作为精英阶层的杂志,Title是亟待升级的。

在卷首语中,张宇提到了Sarah Rutson Pang的建议问题,这个栏目的确不是什么明智的产物。作为精英阶层,难道他们的感悟不了一张照片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吗?特别是随着80后渐渐成为了主力军,对于时尚的感悟可以说已经超过了要被指导的范围了,。说不定还要反过来教育Sarah呢。

在Contributors中很兴奋的发现了Daniel Jackson、Anastsia Barbieri和Peter Philips和Edward Enninful。Daniel是Vogue China的老伙伴了,他的摄影作品以精准的捕捉人物神态为我所喜爱,而Anastsia则是Vogue Paris的牛人,而VP也是造型师出身的比例最高的一本Vogue了,Peter则是臭奈儿新上任的彩妆创意总监,由他打造的“镀金”眼妆在Chanel上是大大的风光了一把,Edward则是ID的时装总监,封面的造型正是由他打造,以此可见,天才也有甩跟头的时候。

接着便是杜鹃的拍摄花絮,最雷人的是Edward所说的:“亚洲模特很难展现摇滚的感觉,而她做到了”。摇滚???何来的摇滚,俨然是都市民族分啊。接着杜鹃不加思索的说她爱羽西一出,我更是被雷的体无完肤了。看来,代言了产品之后,无时无刻的置入行销已经深入民心了。

Vogue Shop的改革令我更加支持张宇要给俞琳娜加奖金了!俞琳娜你是天才,是真正的开拓者,是最具有改革精神的人!以五种颜色展开,甚至还用山了标准色卡,这个创意虽然不新鲜,但照片的排版跟货物的选择则是让人惊叹。依旧如我上个月所说的那样,俞琳娜在色彩与风格方面的感悟证明了她绝对是一个天才。而塑料人形模特运用其中则是另一改革的亮点。这令我想起了巴黎时装公报和Net-a-Porter上塑料模特的运用。当然,VC这次比以上两个无疑要运用的更加出色。

The great debate继上个月的复活之后,这个月依然保留了下来。虽然已久是谈论的是Beauty这方面的问题,但在后面HC专题里面关于“无用”是否HC的争论,令我看到了时装产业应有的活力,而非一概的产品推销。

之后,比较令我不舒胡的,就是这Vogue Man——裴勇俊。明显的是从韩国版购买过来的东西。Vogue China既然定位不是那些在家无所事事看韩剧的中年妇女,这人大可以忽略。在Vogue上见到他的惊讶程度不小于看到芙蓉姐姐。这次购买无疑是值得反思的,阶级之间的错层该如何衔接?我相信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上个月,张宇在卷首语里面说要推动本土时装产业的发展。这个月无疑是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以这么说,没有一本杂志可以做到每个月花费这么大量的版面来报道中国新锐设计师的。五位设计师的亲身演绎,一来提升了自己的曝光率,二来为VC赚来了恩人这一角色。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

Trends,的第一组大片是原生态歌手萨顶顶演绎,凯志峰(Kai Z Feng)拍摄。凯志峰与Vogue China的合作一直十分的紧密,而且他所拍摄的作品的效果的确要强于所谓“一哥”冯海的东西。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Anya Ziourova所安排的造型。民族风强烈之余,有有着十足的新奇感。做到了粉碎明显的广告衫的给人强烈的品牌联想。虽然萨顶顶没有跳得比Caroline Trentini好,但作为一名歌手,显然是不能用专业模特的标准来衡量的。面部表情僵硬的着一弱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我比较在乎的是,凯志峰这次的拍摄明显是在草原之类的地方拍摄的,而且是采用了低角度,以便拿下整个天空,但我觉得要是人物在图像中所占地比例稍微小一点,做到容人于景会好一点。而非一味的强调人物。

相比起,对于08ssHc时装周报道的稍显之后,这次Vogue China则是第一时间在十月就作出了报道,而且奉献了一组华美至极的HC外景大片。虽然以前美丽的HC插画由林东鹏的立体素材作品代替,但张作品的创意可谓十分的impressive。用电线来表现臭奈儿的羽毛们,效果的确不错。而期间的秀场报道,则是成为了充字数的内容。后面的HC生产揭密,则成为了中心。然而最值得称赞的是关于无用是否HC的辩论。双方作者皆是牛人,一是人称打字机的林剑,而是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总监赵倩。个人偏向林剑的观点。“无用”系列绝非HC。

接着是Vogue China购买自美国版Allure 八月的Art and Artifice。能拍出如此美丽的棚内照的人除了Patrick Demarchelier之外恐怕没有别人了。不过,依然是购买的。所以,不予置评,跳过。即使模特是杜鹃。

对了,这次中间夹杂了一本由DKNY赞助的别册,或者叫广告册子。

美容,大片由Daniel Jackson掌镜,由Anna-Mariya和Agnete演绎主题是“妆+装”。这个名字十分贴切的概括这大片的主题,而且的确让我以为由四个模特演绎这次的大片呢。通过不同的眉形和眼线和口红颜色的变化和腮红位置变化而,的确达到绿“判若两人”的效果。这次大片的思路十分的新奇,而且衣服的选择也是非常出色。第三张D&G的上衣着实有趣。

接着在美容板块里面又介绍了几本美容书籍,当然是英文原版的。所以价格是比较“高级”的。


接着,到了大片的单元。值得庆祝的是,这次,没有一组大片是购买的,虽然少了一组。不过这样起码保住了节气。


第一组又是杜鹃的,由Liz Collins,一个可以经常在ID上看到她作品的摄影师,虽然不太熟悉他的风格。不过通过这组大片可以看出Liz在十分善于协调光影的关系的同时,也是一个捕捉瞬间的专家。这几张照片无不是动感十足,而且正如Title所说,A Matter of Shape,(但这里我有有个疑问,为什么要用shape而非silhouette一词,silhouette应该更加的贴切与专业)大片突出的重点就是轮廓,其中Balenciaga与JIl Sander两张可以说是最佳作品,仿佛湿漉漉的头发加上一个类似于功夫的动作,不仅巧妙的展现了Balenciaga这件夹克原来奇特的轮廓,而且那种张力的表现是杜鹃甚少表现出来的。之余JIl Sander那件则是充满了趣味,被可以涂抹了的脸,有一种原始部落的风格,而这与这件建筑感极强的风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杜鹃的脸胖了不少,但这也不失为一组精彩的大片。


接着是“不朽神话”,它的中文标题着实无趣,但它的英文Title则是妙趣横生啊——Blame it to Paris!大片由十分善于强调颜色的Horst Dickgerdes掌镜,由Karmen Pedaru演绎。整组大片以巴黎,世界时装产业的中心,为背景,以高级定制服为武器,给我们带来了双重的美的享受。其中最为惊讶的一张要数倒数第三张,Karmen躺在粉红色的圆柱上,望着日出(因为影子特长,而且天是蓝的,没有红色,借此可以断定是日出,而非日落)身穿Dior定制服,后面的小道仿佛在无限的延伸。而和谐的光影关系,再搭配上模特的表情。。这美啊,从VC把它放在单页而非跨页就可以看出,他们也不想由于跨页的缺陷而毁了这样作品。


第三组是由谭元元,这一芭蕾皇后演绎,Will Davidson拍摄的皇后的姿态。整组大片不偏不倚,忠归忠矩的。但服装的选择无疑是这组大片的亮点。Mcqueen、Azzedine Alaia,Tao,Haider Ackermann,Rodarte。。。是设计了的服装啊。至于别的则没有太多值得叙述的了。


最后一组,是Agnete hegelund的柔和画卷,这是Agnete本月的第二组大片了,Agnete陶瓷般的质感离不开Petros Peterhilos的高超技巧与Box的后期制作。Lachlan Bailey惯用的顶光给冷艳的大片带来了一丝温暖也更加突出了衣服的层次感。画面整体的暖棕黄色,色是看上去十分的柔和,模特已经和背景合而为一了。

书的最后是Diesel的发家历史,虽然Diesel是牛仔裤起家,但他旗下诸如新加入的V&R,前卫感极强的品牌给他家赢得了不少的赞誉。

这次的suppliment是意大利特刊,本以为是会纯粹介绍意大利的时装品牌的。但结果它更加类似于一本旅游指南。不过内容的确颇为丰富。

总的来说,这个月的Vogue China在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之下,依然给我们呈现众多华美而却更具深度的主题与照片。虽然封面是众矢之的,但依然不失为丰富的一刊。





欢迎光临 苏州消费网 (http://bbs.sz315.cn/) Powered by Discuz! X3